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张世豪 张瑞雨 通讯员 薛子林
白洋淀畔,雄安地,一面面鲜红的旗高高飘扬。
在项目的主战场,在承接疏解的关键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在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雄安新区各级组织吹响号令、擂响战鼓,广员干闻令即动、奋勇争先,为千年计、事注入强劲“红色力量”。
事业兴衰,关键在。在建引领下,雄安新区正阔步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上。
突出政治引领,坚定正确方向
“在深入学中找到推动新区发展的方向目标”“在调查研究中找到解决新区发展各类问题的路径办法”“在比学赶超中激发新区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动力活力……”雄安新区工委发出明确号召。
雄安新区坚决抓好的政治,引导广员干全面对标对表关于规划雄安新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决策署,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雄安新区创新研发了雄安智慧建平台,精选了学章规、学史、学“”经典、微课等丰富的学资源,还第一时间开设了的十九届等学专题,打造了永不下课的移动课堂。
为检验员学成效,平台还设置了“知识竞赛”栏目,截至目前共有6万余名员参与。同时,平台还有积分功能,并与学强国积分实现了互联互通,极激发了员参与学的热情。
“数字+建”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使员和务工作者随时随地参加组织生活、处理务工作。目前,各基层支“三会一课”、主题日等规定动作覆盖率由原来的65%提升到了99%以上。
今年以来,新区工委理论学中心组围绕关于雄安新区规划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主题,开展集中学9次,新区各级委(组)及时跟进,理论学氛围日益浓厚。
为深入学贯彻委十届二次精神,雄安新区举办“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擂台赛,围绕提高工作执行力、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打造“妙不可言、心向往之”具体场景、提升承接疏解能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主题,组织新区各级各门走到台前比创新、晒实绩、添动力。
针对年轻干多、学历层次高的特点,新区还专门打造“青年雄才学堂”,连续举办22期主题培训活动,引导青年干以学促行、学以致用。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发展根基
黄湾村是白洋淀旁一个普通的村庄。新区设立以来,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先进基层组织”“河北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黄湾村并不具备特殊资源禀赋,却引人关注,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抓实建引领,每一项重决策的实施,都有村支论证引导,每一项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员干的示范带头。”黄湾村支、村委会刘秋乱说。
过去,黄湾村塑料包装制品工业收入占集体总收入的70%。新区设立后,黄湾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78家“散乱污”企业,只保留了5家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
一方是“减”,一方是“增”。黄湾村支进一步探索转型发展之路,先后改造提升发展了民宿旅游产业,雄山公园特色小吃,步行街夜市经济,集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巾帼共享农场,黄湾村集体已8个公司,预计今年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0万元。
黄湾村只是雄安新区众多基层组织的一个缩影。通过建引领“四个美好”(美好乡村、美好社区、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示范创建,基层基础持续夯实,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改造提升群服务中心174个,打造主题公园14个,硬化道路3万多平方米,集体经济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0%,10万元以上的超过70%。
不只在农村,在城市新建片区,以容东为示范,完善社区总支、小区支、楼栋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建立健全社区组织领导下的“多位一体”治理体系,科学布标准化社区群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
“群服务中心的邻里驿站,包括裁衣区、家电维修区、理发区等,已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此外,还免费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开业半年获益人数已超过200余人。”容东南文营社区总支王伟肖介绍。
建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群众说,社区还推行了居民文明指数积分制,家既能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也能切身感受到奉献有回报、付出有价值。
变化还体现在员干工作作风转变上。2021年以来,新区工委连续4次作风,推动建立了“组织谋划、协调推进、督查落实”工作体系,力整治“慵懒散”“推拖绕”。新区还广泛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模范机关创建活动,让支“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领办要事、事、难事,做到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把事干成。
服务中心,凝聚发展动能
把组织建在承接疏解一线,企事业和“两新”组织综合委,将疏解单位和参建企业组织纳入属地管理,主动靠前服务,并建立“建增信”机制,130余家企业与100多个农村(社区)开展各领域建联建。
把组织建在项目一线,高铁片区、启动区政企联合委,定期协调解决问题,122个成建制参建企业组织和57个项目临时支。
把组织建在疫情防控一线,针对新区工地多、人员流动的特点,272个建筑工地全组建1200余个员包联服务队,协助施工现场封闭管理。
把组织建在征迁回迁一线,5个临时总支、73个临时支,派3000多名员干组成征迁工作队,深入开展“真情服务暖民心、回迁一线旗红”等活动,志愿服务8000多人次。
……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规模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在建项目有200多个,10多万军奋战在一线。这一过程中,建引领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启动区作为新区项目的主战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批显雏形、出形象的项目加快,共涉及项目单位、施工单位40余个。“为最程度凝聚各方推进项目的合力,新区工委启动区政企联合委,统一指挥调度辖区范围内的所有组织。”启动(起步)区指挥副指挥长葛亮介绍。
建服务中心体现在雄安新区发展的方方面面,甚至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群众的心坎上。新区群工作协调多门,共同推进建引领“就业、创业、物业、产业”四业并举,就回迁村民就业如何解决,村集体如何增收等实际问题逐个破题解决。目前,每县确定了1个以上农业产业园区,与山东寿光开展跨区域合作,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新建片区公服设施,打造“零工驿站”;组织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11场,提供岗位3万多个;引导各物业服务企业对回迁群众给予就业倾斜,提供就业岗位2347个。
高质量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核心在“质量”二字,关键在于找准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力求小切口,力度,效应。新区群工作副长尤志军介绍说,我们通过找准抓建促乡村振兴、建引领“四业并举”、建增信、智慧建等几个切入点,积小为、积厚成势,形成了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动力。
一分署,九分落实。雄安新区还将督查与考核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与重点工作落实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协调联动,推动广员干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截至目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承接疏解、启动区、白洋淀生态保护等30多项重点工作提前完成,提前完成率达20%。
如今在雄安,各级组织正以建为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聚民心、促发展,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新区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