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不断深化审计监督效能
河北审计监督有效推动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生效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新闻办近日的“河北2021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审计聚力做好“经济体检”,组织实施完成审计(专项审计调查)项目181个,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263篇,纠正问题资金172.28亿元,促进增收节支6.17亿元,移送处理事项47件,促进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74项。
审计组、长赵文海介绍,在审计监督的持续推动下,级门预算管理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水平普遍提高,有效推动了积极财政政策落地生效,深化了财税体制,防范了财政风险,保障了重点领域支出,促进了全财政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在本级和门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方面,对108家本级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决算草案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全覆盖审计,并加了对二级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力度。揭示出预算安排不合理、预算绩效审核监督管理不严格等财政管理中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同时,按照问题性质,提出立行立改、分阶段推进整改、持续整改等整改要求,推动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审计期间,484个问题立行立改,纠正问题金额61.77亿元。
重实施审计方面,聚焦重、重举措、重项目等经济领域,结合预算执行审计,对直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区一基地”有关政策情况进行了审计。京津冀三地审计机关同步开展了对京津冀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促进建章立制14个。开展了雄安新区投资重点项目审计和财政收支、雄安集团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推动雄安新区落实重政策,提高了项目资金的管理水平。自2017年6月以来,连续五年对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67个场馆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审计,推动了各项筹办工作任务如期完成,确保了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项目健康有序,廉洁办奥落实落地。
聚焦稳经济审计方面,组织各市审计机关对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揭示出财政直达资金未分配、未按规定下达、管理不规范、效益发挥不够等问题,截至2022年4月底,这些问题已全整改到位。围绕“稳投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组织全审计机关对2020年度新增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及项目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促进了专项债券资金依法依规发挥效益。
聚焦保民生审计方面,开展了困难群众救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农村清洁取暖等重点资金的审计,努力把监督跟进到民生项目和资金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推动了各级民政财政医疗保障门、集中供养机构和救助机构进一步压实管理责任,持续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
聚焦促发展审计方面,对性新兴产业、工业转型升级等12项级产业发展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促进了产业发展资金规范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绩效。组织对全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并对27个县高标准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促进了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方面,持续加对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审计力度。组织开展了对河钢集团等18家重点企业经营风险情况的审计;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本级行政事业性资产进行了重点审计。通过审计推动了国企任务落实落地,推进了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了各领域资产管理水平,推进了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