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3-03-27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扫码浏览“秦皇岛市海港区: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探路者和排头兵”海报集


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远眺海港区,海滨自然美景和现代化城市相得益彰。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

今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5.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

4月27日,走进位于海港区的戴卡优艾希杰渤铝汽车零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卡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调试各种设备。

“今年新建项目防撞梁和电池箱体轻量化零件绿色智能化生产线二期项目,总投资0.94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电池箱体1.5万套、防撞梁50万件。”戴卡公司总经理刘阳说,汽车轻量化不仅是汽车行业的发展势,也是海港区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今年,全区力发展制造业,在服务好存量企业促增长的基础上,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好项目落地,用增量带动高增长。”海港区委张士兆说,今年全区将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努力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探路者和排头兵。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海港区强化产业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是戴卡公司生产线。 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

做足“链”文章,推进产业集展

在不久前结束的海港区两会上,该区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额增长5.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

“为完成预期目标,全区将力实施‘链长制’工程,侧重提升产业技术链、优化创新链、保障供应链,加快产业高端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步伐。”海港区区长鲍成超说,该区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安排600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产业集群和服务业基地,以更的力度推动存量变革、增量崛起,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保持经济韧性。

“上面给了好政策,我们干得也起劲。”在海港粮食储备基地项目现场,项目协调主管潘伟忙得脚打后脑勺。粮食储备基地项目总投资6.6亿元,主要直径筒仓20座,仓容25万吨。“这个项目是海港区发展粮油和食品加工产业重要的上游项目,是秦皇岛打造千亿级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重要支撑。”

“全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每个都有区级领导牵头,都有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推进机制,确保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海港区发改科科长印志彬说,除新型铝材及汽车零件、粮油和食品加工两个产业外,该区围绕玻璃产业着力加快耀华科创产业园等项目,围绕光伏产业推进海泰新能光伏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围绕软件产业加强“校、企、软”三方协作,推进海港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围绕节能环保产业,该区出台了氢能相关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着力加快清青环保总和生产基地。

在招商过程中,海港区同样围绕“链”字做文章。

“受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招商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所以我们了招商引资项目线上推介会,以云招商的模式,填补疫情期间招商引资工作短板。”海港区商务长李学良说,该区今年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库,实行分级分类管理,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同时,建立了招商项目预审评估机制,通过商务、发改、资源规划、财政、税务等门从各个专业角度对招商项目进行预审评估,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

秦皇岛海港区以产业园区发展、城市、乡村振兴为重点 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排头兵

海港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绿色森林城市。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摄

提升城市品质,实现“城区即景区”

“海港区作为全市的主城区,是展示秦皇岛市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是关键。”张士兆说,该区要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韧性,增强城市虹吸效应,为港城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华东里小区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前,我们一直在征求居民代表的意见,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海港区东环路街道华东里社区干郭红梅说。

在城市过程中,海港区紧紧扭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全面提升城市水平。今年将推进腰占庄棚改等5个项目启动实施,让返迁群众早日入住新居;完成30个老旧小区的改善提升,同时力争将剩余符合条件的38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计划;同步实施7个积水点改造和市政设施维修工程,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公园游园、绿廊绿道等7类园林项目,全面美化城市形象。

另外,根据规划,海港区将金沙碧海、长城烽火、望海祈福、百年港等自然和人文元素融入规划,加快构建“双城、一港、四组团”空间布。同时,进一步完善“两环四横五纵”路网,畅通城和乡、山和海的交通动脉,连通镇与镇、村与村、主路与支路,形成现代路网格,全面塑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态,让“城区即景区”成为海港区的显性标识。

为增加城市活力,海港区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经营模式,以港产城融合发展为重点,发展科技信息服务、总经济、楼宇经济、现代商贸等高端产业,加快城市经济“腾笼换鸟”。特色风情街区,推进步行街、酒吧街、秦皇小巷等特色消费街区,以万达广场、茂业新天地等为依托,全力打造“秦”。

推动乡村振兴,建宜居宜业美好家园

近日,笔者来到焦庄村的一处农田旁,一个直径10几米、深6米多的口井将建成,村支、村委会焦静伟介绍,村里能有这么的口井完全得益于海港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

“今年全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包括汤河流域和石河流域2个片区,共涉及4个乡镇14个行政村,规模10000亩。”海港区农业农村农业科科长尹伟说。

海港区持续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激发农业发展活力。全区通过推动板栗、榛子、杏仁等干果向高档食品转化,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了一批果品采摘园、农业观光园,打造了木兰食品、夏都菌业、祺和农业、樱翠园等品牌产品,发展油用牡丹、药用芍药、错季蔬菜等特色农业。

除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外,海港区还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

黑山咀村拥有温泉资源,通过土地租赁的方式,招商引资兴建了壹号温泉度假村,让村民既能“吃地租”,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今年将在这里新建一个儿童乐园,同时增加更多户外温泉项目,争取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壹号温泉度假村总经理董恩典说,现在度假村内90%的员工都是黑山咀村村民。

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海港区同样重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海港区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强化村庄保洁、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探索村庄保洁新方式新方法,开展垃圾就地分类、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项目,确保农村河清水净环境美。

另外,各乡镇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推行村务“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规范农村资产、资金、资源“三资”管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移风易俗,倡导家风家训,村史馆,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师源 通讯员、徐莹)

县(市、区)委访谈

立足高质量发展 体现主城区担当

——访海港区委张士兆

近日,河北日报记者就海港区如何高质量推进主城区,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探路者和排头兵,对海港区委张士兆进行了专访。

记者:海港区提出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探路者和排头兵,切入点是什么?

张士兆:海港区作为全市的主城区,是展示秦皇岛市整体形象的重要窗口,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是时代赋予海港区的历史使命。我们全区上下定会担当担责,拼搏竞进,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探路者和排头兵。

要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探路者和排头兵,最主要切入点就是做实项目,也就是说要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谋划包装和实施一批高质量的文旅项目,规划好城市,提升城市的吸纳力、承载力和影响力。一是将金沙碧海、长城烽火、望海祈福、百年港等自然和人文元素融入具体的旅游项目之中,不断赋予人文魅力,彰显海色;二是完善路网,畅通城和乡、山和海的交通动脉,为旅游项目提供配套支撑;三是加强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的综合把控,精心设计重要节点、片区和标志性建筑,让“城区即景区”成为海港区的显性标识;四是放人文底蕴,加快特色风情街区,推进开滦路步行街、秦皇小巷等特色街区。

记者: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探路者和排头兵,有哪些具体落地的举措?

张士兆:我们所倡导的理念是“城市与旅游互动、旅游与发展共融”,坚持全产业、全链条、全方位、全要素发展旅游,把旅游放到全域、全时空、全社会的框架中来考量,并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确保当好一流国际旅游城市探路者和排头兵取得务实成果。一是强化产业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推进长城文化公园(海港段)等项目,完善提升天女小镇、板厂峪等景区景点。二是借力秦皇岛港转型升级,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实施中储粮、益海嘉里、久昌物流、启浩生物等临港产业项目。三是提升城市品质,完善万达、茂业等一批商业消费体验中心功能,新建20处口袋公园,实施30座生态蓄水坝。四是优化生态环境,打好生态环境整治战,确保7条入海河流水质全达标,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记者:作为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支撑,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海港区有哪些具体设想?

张士兆:抓好旅游产业,最重要的是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旅游与工业融合,用好港口博物馆、玻璃博物馆、电力博物馆等工业遗存,打造工业旅游精品路线;支持首钢赛车谷文化产业园做做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二是旅游与文化融合,深入挖掘石门八景等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上山下乡入海、走街串巷进园”的乡村旅游精品景区。三是旅游与康养融合,谋划田园小镇、森林康养小镇,实施长城“宿集”计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民宿,叫响“山海养生·健康海港”品牌;加快推进海阳片区秦皇皓月城,在全市率先打造旅游康养中心。四是旅游与体育融合,有序发展冰雪、帆船等高端运动项目。五是旅游与研学融合,依托柳江地质公园、长城博物馆等,打造高标准的研学旅行基地。(河北日报记者师源)


总策划:李恕佳 闫立军

监制:胡燕忠

统筹:郝彦鹏

编导:张晶

撰稿:孙也达 师源

摄像:王华英 陈斯 赵春龙 曹建雄

后期:张晶

鸣谢:秦皇岛市委宣传 海港区委宣传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