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时客户端报道指出,要加快转变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牢记嘱托,石家庄市深入贯彻落实委十届二次精神,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系列专项行动,以硬招实招促营商环境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石家庄市行政审批政策法规科科长 刘素卿:
始终坚持刀刃向内,自我,审批时限压减到法定时限的20%以内,45%的事项一日办结。在此基础上,我们今年实施了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服务规范化、企业与群众便利化。
深入贯彻落实委十届二次精神,石家庄市把优化营商环境列入全市开展"6+1"专项行动和必须打赢的"三场硬仗"之一,先后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努力把"软环境"打造成"硬支撑"。
围绕世界银行营商环境10个评价指标,聚焦18个评价指标,以及历年和对石家庄市评价的扣分内容,石家庄市制定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优化提升工作方案》,逐项整改提升;深入与上海、深圳、广州等38个先进城市动态对标,学借鉴经验做法142项,创新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可操作实施的提升举措。
着力提高政务效能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石家庄市行政审批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企业开办在"一日办、零成本、零跑腿"基础上,用时再压减50%,实现半天办结;做到"证照分离"全覆盖;个体工商户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手机扫一扫,一键当老板。
持续提升政务环境
编制《权责清单》等类清单目录,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全流程公开、全过程闭环管理,办事群众和审批科室不见面,形成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
不断优化审批制度
推行区域评估,变企业"申请后审批"为"申请前服务",变"单个项目评估"为"区域整体评估",变"企业付费多项评估"为"买单、一次告知",构建更加优质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举措更实 服务更深
政务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接受群众监督。实行科长领办代办制,现场解疑释惑。开通县区审批服务直通车,把政务服务延伸到最末梢。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今年1-7月,石家庄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2.88万户,同比增长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