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这十年·故事丨河北:钢铁向绿而行

发布时间:2023-06-13

新华社石家庄9月24日电 题:河北:钢铁向绿而行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张涛、高博

破解“一钢独”困、摒弃“黑色增长”、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来,钢铁河北向绿而行,燕赵地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这十年·故事丨河北:钢铁向绿而行

2021年10月11日拍摄的河北乐亭经济区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的全景。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摒弃“黑色增长”

54岁的么占坤是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经理,在钢铁行业已经工作近30年。十年前,他曾在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工作,那时,“钢铁围城”是唐山最的难题。

“当时钢厂工作环境差,企业生产排放的黑色粉末弥散在周边地区,院里停放的车每天需要擦拭。”么占坤说。

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十年前的河北,炼钢产能峰值时达3.2亿吨,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产业结构偏重、污染物排放过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全国污染最为严重的10个城市,最多时有7个在河北。

结构性产能过剩倒逼钢铁行业进入“减量发展”时代。2018年12月28日,随着国丰钢铁浇完最后一炉钢,这个在唐山丰南生存了25年的钢厂正式停产退出。“当时看着工作多年的厂房被拆除,心里很不舍。但产能过剩不解决,行业优化升级就无从谈起,必须以为重。”么占坤说。

破解“钢铁围城”,不断向海而生。2020年9月7日,京唐港码头腹地,一座新高炉点火运行。从唐山市主城区到渤海之滨,有着近80年历史的河钢集团唐钢公司顺利完成接力。

白色是唐钢新厂区建筑物的主色调。“绿色环保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已经成为共识,我们新厂区采用130多项先进绿色环保新工艺、新技术,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到末端治理,整个生产链条全工序实现了超低排放。”河钢唐钢能源环保长庞得奇说。

钢铁是河北力调减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缩影。记者从河北工信了解到,十年来,河北超额完成下达的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火电行业调减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调减到2亿吨以内,钢铁冶炼企业从123家减至39家,15家钢铁企业完成退城搬迁。

这十年·故事丨河北:钢铁向绿而行

2021年10月11日拍摄的河北乐亭经济区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的轧钢车间。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抢抓机遇

薄如蝉翼的陶瓷片,却能为一盏400瓦LED灯提供散热——这是中创燕园半导体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热导性氮化铝陶瓷基板。

这家公司由北京学相关技术孵化而来,在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落地生产,实现了从实验技术到产业技术和量产的跨越。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介绍,自2015年设立以来,创新中心已吸引包括中创燕园、信通院等432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办公。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后,河北抓牢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不断在服务京津中寻求新的突破。截至目前,河北已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1万个,其中法人单位2.9万个。

地处京津冀腹地的雄安新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雄安新区设立五年来,这座承载千年计、事的“未来之城”,正拔节生长。

这十年·故事丨河北:钢铁向绿而行

9月7日拍摄的雄安新区启动区星网雄安新区总楼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总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是雄安新区率先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的重任。目前,星网、中化、华能等疏解央企总启动,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也基本确定选址。

截至2021年底,雄安新区累计完成投资3500多亿元。着眼于城市显雏形、出形象的总体目标,今年安排230多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多亿元。

十年来,河北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动能补位发力。2021年,河北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1.15万亿元,成为继钢铁产业后第二个万亿级产业,对全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6.1%,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第一动力;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5%,比2012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绘就绿色画卷

今年7月2日,工作人员在白洋淀南水域拍到一幅珍贵画面——一只青头潜鸭雌性成鸟带着4只雏鸟正在水面上凫水、觅食,怡然自得。

这十年·故事丨河北:钢铁向绿而行

  这是在白洋淀拍摄的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新华社发(刘洵 摄)

经青头潜鸭保护监测工作组组长丁长青等业内专家研讨确认,青头潜鸭雌鸟与雏鸟共同“亮相”白洋淀,证明白洋淀湿地成为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繁殖地之一。

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落户”,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佐证。如今,白洋淀水质已从2017年的劣Ⅴ类提升到Ⅲ类,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鸟类种群数量已经达到23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31种。

十年来,河北这一传统工业正提升“颜值”,改变“气质”。

77岁的石家庄市民王汝春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从2014年开始,他每天早晨站在阳台上给天空拍照,这成了他的生活惯。他把这些照片存放在电脑中一个名为“雾霾”的文件夹中。

“污染严重时,别说远处,对面的楼都看不清。现在,照片里的灰蒙蒙越来越少,蓝色越来越显眼。”王汝春说,他早已将文件夹改名为“蓝天”。

王汝春的“天空写真”,见证了河北的绿色发展之路。这十年,绿色正成为河北最亮丽的发展底色。河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河北全PM2.5平均浓度由2013年104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8.8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河北各市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名单。(参与记者:刘桃熊、王民、巩志宏、曲澜娟  报道员:柴立、郭强)

监制:赵丹平、李志昂

统筹:李凯、侯东涛、杨咏、夏小鹏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