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齐福海、凌萍夫妻二人均收到了“抗日战争胜利70章”。图片由齐峰提供
【阅读提示】
2015年,在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之际,决定,以、、军委名义,向约21万名抗战老战士、老、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颁发抗日战争胜利70章,表彰他们的历史功勋,彰显他们的荣誉地位。章体现了对抗战英雄的深切关怀和崇高敬意,体现了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抗战精神的弘扬。
当年,95岁的石家庄离休干齐福海荣获这枚章。从那一年起,耄耋之年的齐福海又陆续获得了和颁发的四枚章。
章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珍贵的第八枚“奖章”
2015年9月3日早,95岁的石家庄离休干、老八路齐福海,特意取出自己历年荣获的多枚勋章、奖章、章,一枚一枚佩戴在胸前。
这么多勋章、奖章、章,数一数,除了在战争年代失落的,珍藏到此时的共有八枚。其中有的银质奖章已因年代久远而氧化发乌,最新荣获的一枚则是亮晶晶的——这就是当年获得的抗日战争胜利70章。
9月3日上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阅兵拉开序幕。
“老人早早地就守在电视机前——他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观看阅兵仪式。”齐福海的女儿齐峰清楚地记得,整个阅兵式和分列式时间约70分钟,其间齐福海一直保持着端正的坐姿,“就仿佛自己也是受阅的一分子。”
看着军队整齐的方阵、矫健的步伐和先进的装备,齐福海兴奋不已。“以前和现在没法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年我们用的是小米加,现在是飞机、、炮……”老人一边观看阅兵式,一边激动地回忆当年的岁月。
1940年10月,齐福海在老家深县参加,入伍的队隶属冀中八分区。1941年6月,21岁的齐福海加入。参加后,齐福海先后担任文化教员、保卫干事、司务长、指导员、教导员、师后勤副长、团政治、团政委等职,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多次立功受奖。
齐福海保存至今的勋章、奖章、章里,年代最久远的一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反“扫荡”奖章。在普通人眼中较为珍贵和知名的,则有新之后接连获得的华北解放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等。但是在老人口中,它们都被一视同仁地叫作“奖章”。
2005年,齐福海收到了抗日战争胜利60章。2015年,又收到了抗日战争胜利70章。
“他说,‘没有忘记我们。’”齐峰记得,耄耋之年再次收到章,令齐福海激动不已,“刚收到章的那些日子,父亲白天反复端详,一遍遍地抚摸着流泪。晚上睡觉时,也要把章放在枕边,半夜醒了,还会再摸一摸。”
一枚枚勋章、奖章、章,是齐福海老人一次又一次奋勇向前、英勇作战的见证。
1951年11月16日,齐福海(左一)和战友在炮筒旁合影。图片由齐峰提供
“不知道当年的那些人现在是否还活着,多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上一面啊。”齐福海说。
曾一起战斗过的战友,是老人多年放不下的牵挂。
2017年2月1日,年初五。97岁的齐福海带着家人,又一次来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多年来,每年年初他都要带家人来此凭吊。
在陵园内华北战争馆前广场中间有一辆坦克,广场左右两侧各有两门炮。齐福海特意停留在炮前,让女儿齐峰为自己拍了一张照片,因为这门炮与1951年他赴朝作战前夕、与战友们合影时做背景用的炮十分相似。
馆的东西两侧,是烈士墓区。每年一走到这里,齐峰就知道父亲要去看望那些老战友了——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冀中军区23团团长赵振亚以及新后病故的老战友景明题……齐福海的很多老领导、老战友就长眠在这里。
看望战友时,平日里话少的齐福海会变得话多起来。
“常德善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八分区的老司令员,1942年‘五扫荡’中在肃宁县雪村战斗中牺牲。赵振亚是无极人,曾在一次战斗负伤19处,整个军区通令嘉奖,后来在冀鲁边区盐山县三圈子战斗中身受重伤,举自尽,壮烈殉国……”老人一点一滴地回忆着。
2017年这次看望已逝的战友,是那几年中齐福海在烈士陵园停留时间比较长的一次,其间还特意叫家人为自己拍了很多张照片留念。也许是老人已经意识到,年事已高的自己,出门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了。
第二年年初,老人的身体状况果然不允许他再去陵园祭扫了,他嘱咐女儿,一定要替自己常去陵园看看老战友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先烈们的巨牺牲!”
“章就是最好的史教育教材”
2019年10月1日上午,99岁的齐福海再一次佩戴起自己心爱的勋章、奖章、章,准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庆祝新70阅兵仪式。
与2015年不同的是,老人身边少了一位相伴多年的伴侣,胸前却多了一枚“70”章。
虽然体力和精力已不如前,反应也比原来迟缓了,但是当功勋队战旗方队和老兵方队出现在电视画面上时,老人还是两次努力挺直了腰杆。
2020年,齐福海收到了的以来荣获的第三枚章——“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章。
这也是老人荣获的第二枚有关抗美援朝的章。曾两次赴朝作战的齐福海,早在1952年,就曾荣获过由政治协商会议全国颁发给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人员的章。
2020年,已届百岁高龄的齐福海身体尚好,但记忆和思维已经有些模糊了。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抗美援朝纪录片,老人竟以为自己还置身于那个年代。“咱们在朝鲜的队回来了吗?”惦念着前线的战友,老人焦急地声询问女儿和孙辈。
“人在阵地在,忍受着饥饿与疲劳,昼伏夜行奔袭在齐腰深的雪中。饿了吃炒面,渴了抓把雪,一口炒面一口雪,跟《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写的一模一样。”对齐峰来说,早年间父亲讲过的朝鲜战场,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生动而真实。“父亲第二次赴朝,没有水喝的时候,马路上水坑里带小虫子的水都喝。家里还有一个在朝鲜战争中缴获的美国兵用的水壶。”
2021年7月1日,,101岁的齐福海获得了首次颁发的“光荣在50年”章。
这一年,他的龄正好是80年。
“到2021年,我的龄是48年,1973年我19岁就入了,是和我一批当兵的战友中最早入的。这一次,差两年没能跟父亲一样获颁‘光荣在50年’章,我心里还是挺遗憾的,但是相比父亲,我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差距。”齐峰说,“的以来,父亲陆续获得了四枚章,它们既是对父亲80多年经历的褒扬,也是帮助我们回顾学那段历史的最好载体,这些沉甸甸的章就是最好的史教育教材。”
齐峰通过查询政策得知,在首次颁发后,章发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一般每年“七一”都将集中颁发一次章。只要龄达到50年、且表现优秀就可以领取到这枚“光荣在50年”章。
“我也要努力争取荣获这枚‘光荣在50年’章。”齐峰说。(河北日报记者 赵泽众)
(感谢河北退役军人事务对本报道的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