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调查|关注河北小麦生产:小满麦渐黄 丰收喜在望

发布时间:2023-03-17

【阅读提示】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随着麦苗逐渐由绿变黄,河北冬小麦进入了丰收前最为关键的灌浆后期。

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北冬小麦播种普遍推迟,返青后苗情长势复杂,夺取夏粮丰收一度压力很。

目前距离河北小麦开镰已不足半月,小麦长势如何?夏粮丰收有无基础?农民收益能否保障?记者深入冀中南种麦区,进行了走访调查。 

调查|关注河北小麦生产:小满麦渐黄 丰收喜在望

5月15日,石家庄市栾城区南高村村民正在进行小麦选种。 河北日报通讯员李明发摄

有底气

冬小麦长势超过预期

5月21日,小满。

上午9时,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一片麦田里,种粮户刘召斌正指挥植保无人机进行小麦收割前的最后一次一喷多效作业。

望着眼前一片片根粗苗壮、穗粒满的小麦,刘召斌难掩内心喜悦:“去年受秋汛影响,麦子种得特别晚,所以一直担心产量,没想到今年长势这么好。现在是灌浆中后期,最后打一遍杀菌杀虫和营养的药,可以促进灌浆,明显改善颗粒容重。”

“小麦产量主要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个指标决定。理论上来说,这三个指标越,小麦亩产越高。”刘召斌边说边掐下一株麦穗,“今年亩穗数达到了五十二三万,比去年还多两万多,穗粒数也达到了往年水平。你看这麦粒,灌浆饱满,干叶少,秸秆也非常有弹性。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丰收没问题!”

刘召斌表示,目前的小麦长势,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期。

“我这片冬小麦去年10月底才全播完。种得晚,出苗就晚,返青后苗也比较弱。当时想着能尽量少减产就不错了,真没敢想丰收的事儿。”刘召斌说。

冬小麦苗情从差到好的背后,是“人努力”和“天帮忙”的共同结果。

藁城区农技中心副告诉记者,2月7日春节假期后第一天,藁城农技人员就分赴田间地头开展了面积的越冬期苗情墒情调查。“通过一块田一块田取样调查我们发现,得益于暖冬和充足的雨水,小麦叶片带绿越冬面积,茎蘖比冬前明显粗壮,苗情转化好于预期。这对小麦返青后的促弱转壮非常有利。”

在各地农情调查基础上,河北农业门实施了“科技壮苗”行动,动员全农业科技力量,因地因苗施策,并制订了针对不同类型麦田的管理措施:对一类麦田,以控为主、促控结合,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对二类麦田,在小麦就要起身期时进行肥水管理,巩固冬前分蘖和促进春季分蘖生长;对苗情较差的三类麦田,“早划锄、早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就目前的长势来看,我承包的这900多亩地,亩产应该能到1100多斤,完全有希望赶上甚至超过往常年产量。”刘召斌信心满满。

“5月中下旬以来,河北各级农业门在主要种麦区组织了一次以喷施叶面肥为主的一喷多防,主要是起到延长叶面的生理功能、增加灌浆速度、提高粒重的作用。”农业农村二级巡视员、种植业处处长李联介绍,“整体来看,今年河北小麦已经搭起丰收架子,长势良好,远超预期。在后期没有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可以说丰收在望。”

近日,衡水市景县志清合作社衡麦系列节水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灌浆期小麦长势良好。河北日报通讯员闵根摄

稳面积

千方百计抢收抢种

在李联看来,今年的粮食丰收,离不开去年秋收秋种期间河北农业门为稳定冬小麦面积作出的努力。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生产的源头,稳定播种面积是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去年河北保障冬小麦播种面积的一系列措施,为河北今年夏粮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李联表示。

直到现在,许多种粮户仍对去年秋收期间的“遭遇”印象深刻。

“那时候,我承包的20多亩玉米地进了水,机械进不去,只能手割肩扛。幸亏村里及时找来了‘帮扶队’帮忙,忙活了6天6夜,真的是‘虎口夺粮’。”

5月20日,邯郸名县铺上镇后磨庄村的一处麦田里,望着籽粒渐满的小麦,村民李好鹏向记者说起了去年秋收时的情景。

“收玉米费劲,种麦子更难。地一直都不干,冬小麦比往年晚种了一个月左右,要不是县里的农技专家及时指导秋播,这茬麦子我真没信心种下去。”李好鹏说。

李好鹏的经历在河北小麦种植户中并非个例。

李联介绍,去年秋季以来,河北降水异常偏多。10月上中旬是河北小麦适播期,冀中南主要种麦区却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约2500万亩小麦晚播。

“为了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我各级农业门机关干、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实行包县、包乡、包村责任制,指导农民群众抢收抢种。此外,还通过政策明白纸、微信公众号、手机短视频等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播种。”李联表示。

在农业门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下,到去年11月13日,我完成小麦播种面积3256.8万亩,达到计划播种面积的98.5%。但因分地区积水过于严重,与2021年我计划小麦播种面积比较,仍有100多万亩缺口。

“我们合作社流转了几千亩土地,分冬小麦虽然晚播,在11月中旬以前也种上了。但有300亩地由于雨水太、地里太潮,到11月中旬还没种。”泊头市寺门村镇利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猛告诉记者。

“种麦子这么多年,从来没播种这么晚。当时心里也没底,心想就算能出苗,产量恐怕也难保证,可能还得赔钱,那还种它干什么呢?”万般无奈的张猛,甚至一度想将这300亩地撂荒。

面对这种情况,2021年11月15日,农业农村印发《关于切实抓好窗口期冬小麦播种的紧急通知》。根据《通知》,我统筹使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对抓住最后窗口期播种的冬小麦,每亩给予150元补助。

真金白银的补助,让包括张猛在内的许多种粮户心里有了底。据统计,11月15日后,我又抢种小麦近100万亩,2021年冬小麦播种面积达3350.8万亩。

调查|关注河北小麦生产:小满麦渐黄 丰收喜在望

5月21日,在石家庄市中科院栾城实验站,小麦专家张正斌(右一)和徐萍在观察抗旱节水功能营养彩色小麦育种长势情况。河北日报通讯员李明发摄

增效益

让种粮农民多得利

“5月13日我们到湖北收小麦时,新麦开秤价是1.46元/斤。我干粮食贸易30多年了,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价。”5月19日,柏乡县金谷源优质小麦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清谈起今年的麦价时,用了“天价”一词来形容。

“去年湖北新麦开秤价是1.17元/斤,一般来说,咱们河北的新麦比湖北每斤要贵5分钱。我估计,今年河北的新麦每斤能超过1.5元。”常清分析。

有农业专家认为,今年小麦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国际小麦价格持续高位波动传导所致。“今年全球小麦价格涨幅超过60%,国内小麦价格跟涨明显。站在保护农民积极性和让农民多得利的角度看,这无疑是好消息。”

如此好的小麦行情,让从去年秋播一直忙碌到现在的刘召斌十分期待。“我这几百亩麦子,种的全是优质强筋麦——藁优2018。它主要用于制作面包、拉面、饺子等对面粉筋力要求高的食品,因此从来不愁卖,每斤比普通小麦还要贵1毛钱左右。”

“今年麦子行情这么好,强筋麦没准能卖到1.6元/斤。虽然由于晚播和农资价格上涨导致种麦成本上升,每亩纯收益预计也比往年高!”刘召斌说。

和刘召斌一样对今年小麦收成满怀期待的,还有石家庄栾城区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军海。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3000多亩彩色小麦,主要是紫优5号和紫优11号。和普通小麦不同,我们的彩色小麦是在富硒土地上种植的,由于富含花青素,麦粒天生是紫色的。每斤能卖到2.5元以上,价格是普通小麦的2倍。”赵军海说。

为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延伸产业链条,合作社还建成了石磨自动加工车间,9套石磨每小时生产20斤紫麦全麦粉,低速低温加工,保证营养的同时还能留住小麦的原香味。

“由于口感好、营养丰富,紫麦全麦粉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每斤面粉能卖到8块钱,附加值提高。”赵军海介绍。

农民多得利、有盼头,粮食丰收才有基础、有保障。根据财政消息,近日财政将再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而且,今年我农业门也将力实行龙头培育行动,发展壮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将产业项目纳入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实施帮扶助力行动,开展线上线下产销对接系列活动,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赵红梅  )

■链接

如何分辨小麦成熟各个阶段

小麦从播种到成熟,整个生长过程可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

其中,小麦成熟期通常又被分为三个阶段,即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受淀粉、水分等变化所影响,这三个阶段的小麦“千粒重”不尽相同,在不同时期收获,其产量高低也不相同。

目前,距我南小麦开镰已不足半月。如何及时准确分辨小麦成熟的各个阶段呢?

乳熟期阶段,是小麦中淀粉开始沉积的时间。这一阶段,麦粒水分逐渐下降,干物质增加加快,是小麦后期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麦粒由绿变黄,并有了明显的光泽。小麦的秸秆和叶子,也由绿色向黄绿色逐渐转变。

蜡熟初期,小麦叶片黄而未干,籽粒呈浅黄色而且无浆。蜡熟中期,小麦下叶片干黄,茎干有弹性,籽粒彻底转为黄色,种子含水量25%—30%。蜡熟末期,小麦籽粒中干物质积累达到高峰,品质好、产量,生理也完全成熟,此时是人工收获的最佳季节。

农民检查小麦是否达到蜡熟末期,只要取出麦粒用手指一划,如果呈现出蜡状,就说明到了蜡熟末期。蜡熟末期一般比完熟期(麦粒完全变硬)早2至3天。

完熟期,小麦茎秆全干枯,籽粒体积缩小,含水量降低,呈干硬状,用指甲挤压不易破碎。此时为机械收割最佳时期,易脱粒且不易破碎。完熟期过后,麦粒养分会倒流入秸秆,造成粒重下降,每亩产量减产可达30公斤到50公斤。如遇阴雨连绵,籽粒会生芽发霉,品质变差,损失更。因此,掌握收获时机,适时抢收非常关键。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相关

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加强小麦后期田管

目前,我小麦正值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小麦正常灌浆成熟和适期收获带来不利影响。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气象科学研究所等相关专家进行科学研判,提出了应对天气变化、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建议。

根据气象门预测,5月22日—6月10日,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左右,南地区接近常年,其他地区较常年偏高0.5℃—1℃;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0%—20%。

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门要求,麦区应密切关注低温阴雨寡照的天气过程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及时评估小麦灌浆进程。同时,做好5月下旬到6月上旬“干热风”预报预警,积极应对收获期降水等突发天气情况,为确保小麦后期管理到位、收获到仓提供技术支撑。小麦后期田间管理应以“增粒重、提品质、防倒伏、保丰收”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针对重点病害开展“一喷三防”。针对开花期遭遇降温降水的麦田,结合地块实际,开展以赤霉病、病、锈病为重点的药剂防治,尤其是尚未进行“一喷三防”或防治后遇雨的麦田,重点进行二次“一喷三防”。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要广泛宣传发动,组织进行田间调查,指导农民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合理搭配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微肥等混配剂,一次喷施达到防病、治虫、防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增粒重的目的,最程度减轻病害造成的损失。

拔除禾本科恶性杂草。对去年秋季未开展杂草防治且禾本科恶性杂草发生严重的地块组织进行人工拔除。应注意节节麦籽粒成熟比小麦早,且未达完熟期也可休眠后萌发。因此田间拔除的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一定带出地块再进行销毁,切忌剪断后直接散落在田间地头,为来年草害发生埋下隐患。

加强天气预报观察,抓好防灾减灾抗逆。密切关注气象门的预报信息,针对发生频率高的“干热风”“逼熟雨”等灾害性天气,可在小麦扬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在“干热风”出现前3—5天灌水,调节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

推行小麦减损收获,适期高质量收获收储。推广小麦机械减损和绿色仓储技术,在小麦蜡熟末期,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收获,减少自然损失,确保颗粒归仓;提前做好小麦收割机的检修调整等准备工作,保证机具性能良好,减少机械损失;加强农机手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降低总损失率;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订单种植的小麦地块,收获时采取单收、单晾、单运、单储,进一步提高专用小麦品质水平。 (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