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重耕“青松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3-03-25

日前,艺术基金庆祝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进行中期验收演出——

重耕“青松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艺观照时代,时代指引创作。日前,由河北委宣传、河北文化和旅游、承德市委宣传主办,河北演艺集团承办,承德话剧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经过第三轮打磨提升后,再次登上石家庄会堂的舞台与观众见面。这也是该剧作为艺术基金庆祝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的中期验收演出。该剧在回望农村变革的历史纵深感中,呈现社会发展变迁和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图景,生动再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农村发展。

重耕“青松岭”,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进行中期验收演出。承德话剧团供图

打通记忆隧道

展现新农村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根据承德话剧团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青松岭》曾火遍江南北。电影真实展现了新之初农民的生活面貌,造就了当年乡村题材艺术创作的高峰。从半个世纪前的话剧、电影《青松岭》到如今的《青松岭的好日子》,跨越半个世纪的农村题材作品,对于众认识新农村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为话剧、电影《青松岭》编剧之一,以及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总编剧,著名剧作家孙德民始终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表现农村生活、反映农民的喜怒哀乐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他笔下的农村生活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延续电影《青松岭》的故事:学生村官秋歌,正是电影《青松岭》中主人公钱广的外孙女,她以老师李保国为榜样,要把论文写在地上,毕业后主动回家乡青松岭,创办现代农业园,以科技兴农的方式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剧中青松岭村的农民们从办淀粉厂致富,到拆了污染严重的淀粉厂办农业生态园的过程中,有困惑和不解,但他们最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在的指引下过上了“青松岭的好日子”。正如孙德民所说:“农村发展不管多么曲折,永远有一个不灭的亮点,一种向上的因素,一种永恒的力量,就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理念——‘一切都是为了的利益,一切都是以为中心’。”

打通记忆隧道,赋予新剧深刻的历史纵深感。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协会原仲呈祥表示,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一开头便以话剧《青松岭》中经典曲目《沿着道奔前方》营造出历史纵深感。剧中穿插着老一代村民的回忆与反思、秋歌母亲多年心结和心愿,这些情节牵动着以往青松岭阶段的那些人、那些事,由此呈现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考。

把半个世纪农村发展的宏主题浓缩成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并非易事。传媒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于秋阳认为,编剧凭借其对农村生活的敏锐洞察,建构了既有骨架又有戏剧张力的叙事。纵向看,叙事时空延展至上下半个世纪,三代人的历史背景与命运轨迹的不同,触及农村变革中新旧的跃迁与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伤痛与迷茫。横向看,青松岭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变革发展中新旧理念的碰撞、城市与农村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差异等。该剧深入剖析了农村在曲折中不断摸索前进的踯躅与阵痛,艺术地诠释了乡村振兴的实践历史。

重耕“青松岭”

诠释文艺精品创作之路

“一个剧作家在已经耕耘过的题材上重耕,它无疑是一种创作现象。”我国著名戏剧评论家余林先生在为《孙德民新剧作选》作序时这样写道。由此提出一个概念:重耕。重耕就是以前写过的完整剧本,甚至有些是获了奖的作品,在若干年后又重新创作。从话剧《青松岭》到电影《青松岭》,再到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编剧孙德民一次次重新审视作品和创作,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不断探索文艺精品创作的新篇章。

文艺创作应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时代车轮滚滚向前,话剧《青松岭》上演后的半个世纪里,农村日新月异,当今的农村,特别是新时代农民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的命运、生存状态和灵魂在急剧变革的年代经历了怎样的碰撞和颠覆?新一代农民的观念和选择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走进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的情感世界。

“只有在充满波澜壮阔、矛盾起伏的新农村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捕捉和发现这一代农民的‘魂’,才能找到反映新时代农民的戏剧种子,只有生活才是戏剧创作的原动力。”创作过程中,孙德民及主创团队真正俯下身子,融入到新时代发展的洪流,把握住生活和艺术的关系,经过反复推敲和精神升华,最终才将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精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此外,一舞台艺术精品的打造,必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独到之处。于秋阳认为,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中,无论是个体形象还是集体群像,都塑造得元气酣畅,生动自然。比如,在主人公秋歌这样一位头顶光环、易被概念化的主角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光是她的理想人格与情怀,更感受到这个角色的立体化、真实化。秋歌一毕业就决心返乡,在遭到母亲钱小雪强烈反对,受到村民无端猜忌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扎根青松岭,是什么作用于她如此强烈的个人意志?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看到了逻辑充分的行为驱动力以及可信的人物动机诠释:她扎根农村的个人抱负背后,有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亲情,有与立春哥难以割舍的爱情,有深受李保国言传身教的师生情,更有生于兹长于兹、心系逝去绿色的怀旧乡情。基于情感逻辑的心理线合理阐释了人物戏剧行动的进展,有力支撑了人物塑造。

融入生态理念

彰显新农村追求与向往

话剧作为一种表现时代生活的重要艺术样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要突出时代特色,敏锐地反映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对此,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进行了有益探索。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哎,叭叭地响哎……”序幕一拉开,这首曾唱响江南北的电影《青松岭》主题歌响彻剧场,瞬间将观众带到燕山深处那个充满清新泥土气息的小山村——青松岭。同时,全剧在舞台设计、语言艺术方面凸显河北农村的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真实的农村环境,突出村民们的率真朴实,使全剧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随着剧情的发展,该剧艺术呈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成果,彰显新时代农民对“诗意的栖居”的追求和向往。

河流污染、土地荒芜、树木减少、疾病增加……众多生态困境,折射出过去的青松岭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再是当年的岭,不再是当年的山,不再是清凌凌的河水映着蓝蓝的天。”话剧第二幕开场的唱段,体现着该剧对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刻反思,从而引出农村发展由工业到生态的路径转变。仲呈祥认为,全剧以历史的、美学的眼光,敏锐发现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剧情将人与自然的生存矛盾和人与人的情理冲突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统筹兼顾的深邃思考。

剧中女主人公秋歌带领乡亲们追随时代前行,努力改变村民的念,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意识植入村民心中。这样的人物设置,不仅凸显知识青年在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也表达出该剧对年轻人充满期待和希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年轻干队伍,更需要一批对土地有感情、懂技术、会管理、熟悉市场的年轻人,扎根乡村,深耕希望的田野。”孙德民表示,只有勇担当、有作为的青年力量不断涌现,才能让乡村振兴事业成为“活水”,流动起来。支持和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新农村,也是该剧想要表达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