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紫麦因富含花青素,麦粒天生为紫色而得名。栾城区自2013年开始种植紫麦,已经从最初的零散种植发展为规模化生产,目前全区总种植面积已达3015亩,都种植在栾城富硒带。紫麦营养价值较高,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花青素、膳食纤维的特点,适合三高人群食用,近年来颇受市场欢迎。“我们农场今年种了206亩紫麦,在效益上,紫麦每亩地可比普通小麦多收入300元左右,除此之外,紫麦还可进行深加工,制作成挂面、面包、紫麦酒等食物,销路都很不错。”栾城区须合家庭农场负责人杨会庆告诉记者。
栾城是石家庄市小麦传统种植区,近年来,为了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该区不断优化小麦品种,科学规范田间管理。“今年全区种植小麦22.1万亩,目前长势良好,按照理论测产,亩产可达到552公斤左右,可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栾城区农业农村组、长韩国忠介绍,在确保夏粮丰收的同时,该区将加快富硒小米、彩色土豆等富硒农产品推广,努力在“优、精、特”上下功夫,打造特色鲜明的“栾”字号农业品牌,力促进乡村振兴。(记者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