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二次创业 塞罕坝更绿了

发布时间:2023-04-27

二次创业 塞罕坝更绿了

(扫码看视频)

8月14日,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60座谈会上,三代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林场60年艰苦创业的辉煌。

1962年建场,60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把“绿”色种子和理念撒遍荒漠沙地。驰而不息,接续奋斗。于是,世界最的百万亩人工林拔地而起,成就了荒原变绿洲的绿色奇迹。

如今,为进一步提高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林三代开始了“在石头缝里栽种绿色”的二次创业,一个关于初心与使命、传承与奉献、奋斗与追梦的励志故事正在塞北高原上被生动续写。

“人走路都难到达的地方 树却种活了”

森林面积达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82%,活立木蓄积1036.8万立方米,每年可涵养水源2.84亿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

人间奇迹,塞罕林海。百万亩人工林,闯过一道道技术难关、经受住一次次考验生长起来;生态修复,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中得以实现。

“选择塞罕坝,我无怨无悔。我们把荒山沙地变成了百万亩林海,当初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都是值得的。”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创业者陈彦娴说,“我相信,种下绿色,就能收获美丽;种下希望,就能收获未来!”

“生态文明范例”、联合国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荣誉“土地生命奖”、全国楷模……无数荣誉加身,肯定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艰苦奋斗的青春,更褒奖了他们理想和信念的播种与培育。

2011年,塞罕坝启动造林。为什么叫?当时,林场的森林覆盖率距86%的饱和值还差九万多亩,全都分布在土壤少、坡度陡、难存水的石质阳坡上。

“什么是石质阳坡?你看,这种表面只有五到八厘米是草的腐殖层,再往下全都是石头,对苗木成活是非常不利的。”造林生态课题的研发带头人、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介绍说,“三四十度的山坡是常态,遇到更陡的,机械设备上不去,全靠人力把树苗一棵两棵地往上背,手脚并用往上挪。”

克服困难潜心钻研,进行各种攻关试验。造林10多年,塞罕坝人在石头山上种树10万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创业难,守业更难。保护好世界最面积的人工林,续写这片绿色奇迹,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于世涛说。

“紧握前辈的接力棒 护好这片林子”

“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2021年8月23日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对三代务林人代表寄予厚望。

可以说,塞罕坝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林一代创造并将其传承。而二次创业的新嘱托,则成为激励塞罕坝人再创佳绩的强动力。

塞罕坝机械林场安长明介绍,林场启动了塞罕坝二次创业发展研究课题,分别在森林培育、生态价值转化、林下经济等10个领域进行深入分析、谋划。

“以前林场以纯林结构为主。为了增加树种多样性,我们加了混交林营造力度,着重推进人工林向异龄复层混交林转变。”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科科员孙双印介绍,林场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开展“5+2+3”阔叶树种栽植试验。预计2022年可完成混交林营建2万亩,2023年再试验栽植3种阔叶乔木,以此不断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科技加持,成为林二代守护这片林海的重要手段。

月亮山是近年来塞罕坝造林最为集中的区域。“只需要确定方位、转动罗盘、调整指针、查看度数,再按照数值,在一张比例尺为1:360的方位图上,用卡尺迅速测量距离,就能更准确地确定火情发生地。”望海楼瞭望员刘军一边演示着今年年初林场给自己配备的两个防火新装备罗盘和方位图,一边感慨,“如今的林场有多,五十多年前的荒漠就有多。所以,这片林子太珍贵了,守望不可间断。每次汇报的‘正常’两个字,说再多也不烦,听再多都心安。”

刘军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很重要;虽然寂寞,但很光荣。看着自己守护的树木从低矮变得高挺拔,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一天天长。我们一定牢记嘱托,发扬好塞罕坝精神,走好二次创业路,像树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林场,为生态承德和美丽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场的主要病虫害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尺蛾,我们的任务就是防治虫害,守护好林子的安全。”“森林医生”袁中伟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也是林场首批持证上岗的无人机操作人员之一。

直升机速度快、作业面积广,一个机次能喷洒800公斤药剂,覆盖2000亩林地,两三天就能完成林场病虫害防治任务。“一些地方树林茂密、地势陡峭,人进不去,直升机也覆盖不到,我们就利用无人机洒药防治。”袁中伟说。

据了解,为加强生态保护,林场投资3820万元,实施了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及监测设施项目、塞罕坝松材线虫病等重林草有害生物防控能力提升项目,全面提升塞罕坝防控各种外来有害生物能力,坚决防止松材线虫病等的传入,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

“去年11月1日,《塞罕坝森林草原防火条例》正式实施,为塞罕坝护林防火筑起了法治‘防火墙’。今年,承德航空护林站又开设了231公里的‘环塞线’巡护线路,可覆盖塞罕坝林区全域。”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彭志杰介绍,虽然拥有完善的“天、空、地”一体化预警监测和防火体系,但林场仍然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实行全域、全年、全员防火,狠抓预防、扑救、保障体系。“今年正在组织实施新建林火视频监控15套,完成后林场林火视频监控将达到58套,到时林区高空林火监测覆盖率将达到100%。”

“这片森林 靠着‘呼吸’也能生金”

“今年,林场计划完成森林抚育11.4万亩,其中包括1.3万亩抚育盲区‘清零’任务;完成造林6657亩,财政良种苗木培育500万株。”塞罕坝机械林场委副、场长陈智卿介绍,“预计到2030年,林场森林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6%的饱和值。那个时候,除了道路和建筑物,塞罕坝所有的地方都将色覆盖。”

种了树,护了林,如何将塞罕坝的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是林场一直以来探索的课题。

塞罕坝机械林场营林科副科长常伟强介绍,林场力实施绿色产业培育壮工程,通过林下造林和迹地更新等方式,培育绿化苗木基地,启动碳汇项目让林地生金。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目前,林场有林地面积增加到115.1万亩,林木总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8万立方米,增长30倍。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据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湿地资源资产总价值达231.2亿元,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155.9亿元。”常伟强说。

在经营收入方面,林场主营业收入达26.4亿元。其中,森林抚育与利用原木产品17.5亿元,工程造林与园林绿化苗木1.8亿元,生态旅游5.6亿元。森林靠“呼吸”也能生金,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已成功在发改委备案474万吨,保守估计经济收益可达数亿元,目前已完成碳汇交易16万吨,实现收益314万元。

2021年,林场与生态环境环境发展中心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合作备忘录》,合作共建“塞罕碳谷”,为落实“碳中和”目标作出新贡献。

植树造林是一项长期、系统和艰苦的工程,而生态修复则更需要为功。曾经的60年,塞罕坝实现了科学育林、质量优先、绿色发展,成为乃至世界推进生态文明的生动范例。预计到2030年,塞罕坝将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全面创新、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林场将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国领先、国际先进的现代化国有林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周文颖 秦启涵)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