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河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步履铿锵

发布时间:2023-03-06

“今年,塞罕坝的气温一直偏低,春夏来得好像也比往年晚一点儿。不过天气回暖后,这片林子就会更绿、更美。”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陈智卿口中的这片林子,是营建于荒漠之上的世界最人工林,也是三代塞罕坝务林人60年艰苦创业的结果。

从“一片苍茫景象”到“林的世界、花的海洋、云的故乡”,塞罕坝不仅为京津阻沙涵水筑起了“绿色长城”,而且成为“推进生态文明的生动范例”。

2021年8月23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强调,“抓生态文明,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近年来,燕赵儿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如今,燕赵地的绿色版图日渐扩展,美丽河北的生态底色愈加亮丽。

“抓生态文明,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在海拔1700米的塞罕坝唤起林场天桥梁望海楼上,瞭望员赵福州正在顶楼仔细观察着林区,一刻也不敢放松。

接近正午时分,妻子陈秀玲的手擀面已经做好,负责山顶防火巡查的儿子赵东杨也正好到达父母所在的望海楼。

“之前我是塞罕坝森林消防队的一名消防员,半年前申请当了护林员。”几分钟就吃完面条的赵东杨说,以前每天是训练,为森林扑火时刻准备着,现在几乎都是在巡护4900亩责任林区的路上。从“打”到“防”,虽然身份换了,但都是为了守护好这片林子。

守护,这个词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被提到。“我父亲是第一代塞罕坝务林人,这片林子是他们留给后人的财富,‘护好林’就是我这一辈子坚守的事!”61岁的赵福州趁着吃饭的当儿聊起来。

39年的坚守,赵福州和陈秀玲几乎都是在望海楼度过的,望远镜换了3个,电话不知道用坏了多少。在孤独寂寞的生活中,树木茂盛了,工作条件改善了,他们也老了。

2021年就该退休的赵福州是被林场返聘来的。他说,护林已成为一种使命。午饭后,老赵又登上了顶楼,继续着别人眼中“枯燥”的日常瞭望生活;小赵也沿着巡山的路线转林子去了,边转边查看树木病虫害的情况……

“抓生态文明,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正是一代代塞罕坝人的默默坚守,才让这片林子越来越绿。陈智卿说,塞罕坝人工林不仅能有效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侵,而且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淡水2.84亿立方米;每年防止土壤流失量513.55万吨;每年可固定二氧化碳86.03万吨,释放氧气59.84万吨。其实,塞罕坝更的绿色还在路上:到2030年森林面积将达到120万亩,森林蓄积量将达到1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86%。

青山已青,绿水正绿。此时,距离塞罕坝几百公里外的白洋淀内碧波荡漾,芦苇拔节生长,苇草丛中鸟儿随风起舞,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颗“华北明珠”曾一度“蒙尘”。以前由于上游城镇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等原因,白洋淀水质不断恶化。

“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河北生态环境组、长李晋宇说,河北坚持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共举,统筹推进城镇、工业、农业农村、淀区内源污染治理等,实施类66项水质提升保障工程,精细治理流域污染。

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达到Ⅲ类,创30年来最好水平,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得以重现。

“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道路上,河北的脚步从未停止。

在石家庄,滹沱河已变成花海成片、鱼翔浅底的美丽之河;在前南峪,荒山秃岭已蜕变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在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拔地而起,18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美景纷呈……

这里的天更蓝了——2021年,PM2.5平均浓度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优良天数269天,占比达到七成以上。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这里的地更绿了——全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森林面积达到990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75亿立方米。

这里的水也更清了——近岸海域国考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四年达到100%;劣Ⅴ类断面全消除。

“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交代”

生态环境的改善,来之不易。

曾经,河北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资源型、重化工型产业较为集中,能耗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模式也备受诟病。

“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河北占了7个。再不下决心调整结构,就无法向历史和交代。”2013年9月,在参加河北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既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又指明了努力方向。

掷地有声的话语,激荡起河北干群众“拨霾见日”的信心和力量。治沉疴,需下猛药。按照“河北要树立知难而上的必胜信念,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要求,一场“爬坡过坎”的硬仗在燕赵地拉开了帷幕。

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的霸州,曾是河北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知情人士介绍,霸州曾经严重依赖钢铁产业,除去霸州市新利钢铁和河北前进钢铁两家型钢铁厂,以霸州市胜芳镇为中心的东乡镇,近80%的民营企业都在经营钢铁及相关产业的加工厂。

不过,到2017年年底,霸州就在河北率先完成了两家钢厂产能退出工作,退出炼铁产能416万吨、炼钢产能498万吨……当地也随之成为“无钢市”。

当地人士表示,霸州之所以力推动去产能工作,正是当地委、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制约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上动手术,以短期的“阵痛”换取长远的发展。

不止是霸州,“十三五”期间,河北钢铁生产企业由107家减至68家,钢铁产能由峰值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石钢、唐钢等城市钢厂退出主城区,宣钢产能全退出,廊坊、保定、衡水、张家口成为“无钢市”。

“钢铁产能压减的背后,其产业布也在优化。”河北工信原材料工业处处长石起伟表示,现在河北钢铁产能主要集中在沿海临港和资源富集的唐山、邯郸两地,钢铁工业实现了由“遍地开花、零星分散”到“临港沿铁、精品发展”的转变。

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不止这些。在石家庄市鹿泉区,经营了10多年水泥厂生意的高洪波,几年前突然转而做起了现代农业产业园。

“我从1996年就做水泥生意,不过,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我意识到发展现代农业更符合未来方向,于是我便在鹿泉宜安镇承包了300亩荒山,搞起了绿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高洪波接受采访时说。

据介绍,石家庄市鹿泉区曾是昔日的“水泥之乡”,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区水泥厂最多时有160余家。不过,随着河北去产能和环保措施趋严,很多水泥厂都被关停了,水泥厂老板们也改行做起了别的生意。这其实也是河北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进而谋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河北共压减退出粗钢产能8212万吨、煤炭产能5590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999重量箱、焦炭产能3144.4万吨、火电产能234万千瓦,全面实现了重点行业产能压减目标。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举办冬奥会等发展机遇的叠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纷纷落户燕赵地,河北的产业结构也随之改变。

统计显示,现在河北产业结构在“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的基础上正持续优化提升,这也意味着,河北迈入了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轨道。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巍巍太行,壮丽山河。太行山深处的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村,进村公路峰回路转,整个村子群山环抱、山峦叠翠,一排排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路旁的湖水碧波荡漾,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村内,山货特产店、望山茶室、骆驼湾年画馆、民俗技艺坊、酒坊、豆腐坊、古朴的新民宿、飘香的小食街随处可见,昔日的贫困山村变身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2012年12月29日,在河北阜平县考察工作时,鼓励当地干群众,“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生态旅游则搞生态旅游”。

按照的指示,阜平县骆驼湾村立足自身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深挖绿色生态资源,以红带绿、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模式,让更多的村民凝聚在乡村旅游这个产业链上,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据统计,当地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从2012年的950元发展到2021年的17480元。

乡村旅游让骆驼湾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也让众多群众看到了就业创业的广阔空间。在骆驼湾的小吃一条街上,有不少店铺的老板就是返乡创业的村民。此前在北京干餐饮的骆驼湾村村民顾彦平说:“我去年4月份回来的,村里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发展机遇一点儿也不比外边少,所以我特别有信心。”

发展食用菌和高山林果等产业、引进旅游公司、打造民宿旅游业……骆驼湾村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蹚出一条以乡村生态旅游为主线,食用菌、林果、休闲渔业等富民产业共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厢忙着推进乡村振兴,那厢抢抓“后奥运时代”发展机遇。“我们正忙着准备山地自行车赛、户外露营等夏季避暑旅游项目,预计,7月份就会向公众。”张家口市崇礼区太舞滑雪小镇常务裁李永太介绍说,借助冬奥会东风,如今的崇礼名气日盛,越来越多游客慕名到崇礼滑雪的同时,也发现了崇礼独特的生态魅力。由此,当地加快发展多季旅游,特别是打避暑旅游牌,深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

当地人士表示,2022年,张家口市将紧抓“后冬奥”时代的溢出效应,充分释放冬奥影响力,把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与发展“后冬奥”经济结合起来,将体育文化旅游作为赛后发展的重点,要把奥运效应转化为发展优势。

“就在几天前,河北体育又出台了《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实施方案》,以后崇礼的发展肯定越来越好。”李永太表示。

除了后奥运时代发展机遇,更多地方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来发力。来自河北工信的信息显示,近几年,批京津先进技术相继在河北落地,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一批知名数字企业也纷纷选择到河北投资兴业。

数据显示,2022年1~4月份,河北规模以上工业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2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制造增长54.9%。

身披绿色新装的河北,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愈发坚定。七千万燕赵儿女正朝着建成“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目标不断奋进,努力谱写美丽的河北新篇章。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