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一株麦苗的“倔强”——河北力保夏粮丰产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2-12-31

麦浪翻滚,机器轰鸣。6日,河北邯郸市成安县的小麦开始收割,标志着河北小麦面积收获自南向北陆续展开。虽然2021年秋汛给河北冬小麦播种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但经过不懈努力,目前河北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常年、接近历史最好的去年,夏粮丰收在望。

从差到优 粮食丰收来之不易

麦收将至,冀南平原的麦田一片金黄色。望着长势喜人的小麦,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种粮户宁永强脸上露出了笑容。“每一根麦苗都来之不易。”

南和区自古就有“畿南粮仓”的美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去年秋天,受秋汛影响,南和区冬小麦普遍比往年晚播10-15天。

宁永强种了2000亩小麦,全为优良强筋小麦品种。“那时候,可把我愁坏了。”

和宁永强有共同烦恼的麦农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去年历史罕见秋汛给河北冬小麦播种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由于农机难以下地,全晚播小麦比例高达76%,越冬前一、二类苗占比只有39.2%,苗情近30年来最差。

面对特殊生产形势,河北统筹财政4亿元、级财政1.5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全力推动小麦促弱转壮和病虫害防治。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实施粮食稳产专项行动,开展科技壮苗百日会战,先后开展了镇压锄划、春季肥水管理、中后期“一喷三防”等一系列“田间日”活动,千方百计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5月30日,在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农业技术人员正在讲解小麦后期管理技术。(受访者供图)

经过不懈努力,到4月初河北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8.8%,比越冬前提高49.6个百分点。目前,河北小麦长势普遍好于常年、接近历史最好的去年,夏粮丰收在望。

藏粮于技 麦田有了责任人

播种时间晚,苗情长势与往年相比较差,要想小麦收成好,压力可想而知。为让夏粮颗粒归仓,农民喜迎丰收,河北为麦田配备了多项专业“保姆”。

位于曲周县娘娘寨村80亩的田地里小麦长势良好,籽粒饱满。正在地头忙碌的种粮户赵荣霞告诉记者,预计收成不会低于去年。

“这块地受去年秋汛影响,播种期推迟,麦苗长势差,几乎全是二类苗。”赵荣霞说:“就在我发愁的时候,曲周县农业农村技术站站长王寒菊和我联系,成了我的‘农技云帮手’。”

早春中耕锄划、叶面喷肥,有利于促进二类苗的升级转化。小麦分蘖不足,当务之急要中耕锄划、增温保墒,促根生蘖……重要节气、关键时期,王寒菊总是通过微信视频方式,给予赵荣霞技术指导。今年4月底,整块地的小麦全由二类转为一类。

据介绍,河北农业农村系统在137个产粮县粮食科技服务团,在1766个乡镇设立粮食科技服务站,向4.5万个行政村选派粮食生产科技专员,紧盯小麦苗情变化,分区域、分类别、分时节加强田间精准管理。

不仅如此,河北加强对农民的免费培训,向群众开展免费农技培训班,加强技术指导,推动冬小麦促弱转壮。

在得知将要开办培训班后,宁永强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科技壮苗技术。现在,宁永强也成了南和区的一名粮食生产科技专员,积极帮助周边农户通过科技手段促进弱苗转壮。像宁永强这样的“土专家”,在南和区共有213名。

在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宁永强在麦田里查看小麦长势。(受访者供图)

确保颗粒归仓 河北打响麦收战

河北邢台市襄都区晏家屯镇心长村村民李浩近日完成了对自家联合收割机的保养和调试,为即将到来的麦收做好了最后准备。“我已经与本村和周边农户签订了麦收服务合同,就近就能干活。区里的农机保障组也和我联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我的农机保障工作,在麦收期间有什么问题可以随叫随到。”李浩说。

为保证夏收夏种工作正常进行,襄都区与专业农机销售维修公司签订服务合作协议,备足农机配件,安排专人分片负责辖区内的农机保障工作,麦收开始前,开展以联合收割机为重点的“三夏”机具检修保养工作。

“我们派出农机‘专员’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户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高质量完成‘三夏’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以良好状态投入生产,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襄都区农业农村副长菅华强说。

夏收是夺取夏粮丰收的最后一环,来之不易的好面绝不能功亏一篑。“三夏”期间,河北将组织9.7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9万台玉米播种机等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田间作业,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9.5%以上、玉米机播率稳定在95%以上、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

“现在我地里的二类苗90%都转化成了一类苗,麦子长势比往年还好。”望着黄澄澄的麦子,宁永强止不住地笑,“高兴啊,就等丰收了。”(记者郭雅茹、赵鸿宇、白明山)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