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钢铁第“绿色嬗变”记

发布时间:2023-09-27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1日电 题:钢铁第“绿色嬗变”记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张涛、刘桃熊

生产排放数据实现智能化在线实时监测,污染户变身4A级工业旅游景区,厂区“长”出3D打印车间……这是一个个发生在河北的“钢铁故事”。

钢铁第河北正摒弃“黑色增长”,不断向绿而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理念之变:扭住能耗“牛鼻子”减量发展

的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的代表,回到邯钢的唐笑宇与职工们分享报告的心得体会。“在现场聆听的报告,是我最激动、最难忘的一次经历。”他表示,报告中多次提到低碳、创新等关键词,让我感同身受。

这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全景(2021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唐笑宇目前是河钢集团邯钢公司邯宝炼钢厂转炉车间副,工作14年来从普通上料工到技术带头人,始终与降低能耗较劲。为减少石灰消耗,他查阅量资料,请教专家,每天记录分析生产数据,通过调整加料时机、位等,摸索出了一项新冶炼工艺,吨钢石灰消耗从35公斤减少到15公斤。“从过去关注产量和效益,到现在追求低碳节能,这样的变化深入人心。”唐笑宇说。

唐山市生态环境丰南区分院里干净整洁,展示十年生态变化的橱窗布置一新。

曾在河北国丰钢铁工作的么占坤说,企业生产排放的黑色粉末曾经弥散在周边地区,与国丰钢铁一墙之隔的唐山市生态环境丰南区分,门口两头石狮子经常满身粉尘,院里停放的车辆也每天都要擦拭。因为污染严重,国丰钢铁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这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的轧钢车间(2021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3年11月24日,随着巨的爆破声,河北全集中拆除8家钢铁企业的10座高炉和16座转炉,涉及钢铁产能超千万吨,拉开了河北化解过剩产能的序幕。

十年前的河北,炼钢产能峰值时达3.2亿吨,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据河北工信测算,河北钢铁行业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占全工业排放量的40%左右。在全国10个污染最严重城市中,河北一度占了7个。

这是工人在唐山市停产的一家钢厂拆除炼钢设备(2018年7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到2020年底,河北炼钢产能实现了控制在2亿吨以内的目标。从去年开始,按照要求调控粗钢产量,河北完成2171吨压减任务,占全国总压减量的72.4%。十年来,通过压减产能、整合重组,河北钢铁冶炼企业如今已从123家减至39家。

厂区不见烟囱冒烟,林木间造型各异的钢铁雕塑鳞次栉比。在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不少中小学预约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研学活动。这家钢铁企业,如今是4A级景区。

游客在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参观钢铁雕塑(2022年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的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我对这一点感受太深刻了。企业曾经因环保不达标一年限产天数多达一半以上,痛定思痛,我们开始超低排放改造。”该公司环保长霍增河说,公司已累计投入40亿元,实施了100多项环保深度治理和提升改造项目。

根据河北今年印发的工作方案,将利用3年时间实现钢铁企业环保A级全覆盖。经初步测算,钢铁行业全面实现超低能耗改造后,可减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为全工业减排贡献12%以上。

这是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厂区(2022年8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模式之变:环保带来的“涅槃重生”

走进河钢集团唐钢新厂区,头顶蓝天白云,耳畔涛声阵阵,象牙白是这座钢厂建筑物的主色调。

2020年9月,从唐山市主城区到渤海之滨,有着近80年历史的唐钢完成搬迁。“从设计之初就融入了‘智能化’理念,采用封闭式皮带通廊运输物料,全自动无人操作,很程度上避免了物料泄漏。”唐钢能源环保长庞得奇说:“的报告指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们将坚持发力,继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这是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的成品车间(2021年10月11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河北钢铁行业不断打破“一搬就死”的宿命,按照政策,先后有15家钢铁企业完成退城搬迁,不但摆脱了钢铁围城,还实现了转型升级。

“吃进去废钢料,产出来精品钢。”河钢集团石钢公司借助从石家庄主城区搬迁的契机,胆地改变了电炉炼钢流程。

新石钢以电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短流程工艺去了焦化、烧结等高污染物排放环节,比长流程工艺吨钢能耗降低6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75%。

有的钢铁企业退出舞台后,驶入新的“赛道”。在秦皇岛赛车谷,一辆辆赛车在曾经的钢铁厂区疾驰而过,火热的赛道与斑驳的工业遗存碰撞出别样的火花。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2018年停产后结合秦皇岛旅游城市功能定位打造旅游项目,目前已成为诸多国内外赛事的热门举办地。

在河北敬业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3D打印车间内,一台台3D打印设备正在紧张作业,耀眼的“光点”飞快地在金属粉末上跳跃游走,一层一层进行着打印。

工人在敬业集团的钢板生产车间工作(2022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是钢铁企业敬业集团“二次创业”跨界打造的一个新项目。目前公司有18台金属3D打印设备,依托于自主研发生产的各种金属粉末,主要服务于航空航天、工业模具、能源动力等多个领域。

河北作为全国首个环保督察试点份,2015年以来已接受三次“体检”。一轮一轮的“环保风暴”,让企业刻骨铭心。

倒逼压力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了“万企转型”。2021年河北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15万亿元,成为继钢铁产业后第二个万亿级产业,对全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6.1%,改变了河北“一钢独”的面。

生态颜值也在变。从2013年到2021年,全PM2.5平均浓度下降62.7%,重污染天数由73天减少到9天。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40微克,同比下降9.1%。

格之变:面向世界打上“绿色标签”

今年初以来,受疫情、国际势、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市场下行,不少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

“的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有机结合起来’,这在钢铁行业引起强烈共鸣。”河钢集团委、董事长于勇说,目前市场形势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供需关系发生了错位,企业应该俯下身子倾听“市场的心跳”,多维度构建行业上下游“低碳协同发展生态圈”。

8月4日,宝马集团与河钢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携手打造绿色低碳汽车用钢供应链。得益于2019年启动的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从2023年开始,河钢的低碳汽车用钢将逐渐使用到宝马沈阳生产基地量产车型上,预计每年将减少约2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宝马集团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减碳可持续要着眼于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上游绿色供应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他们希望与本土伙伴一起开拓创新、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出台相关法案,将绿色可持续的供应链作为对供应商开展尽职调查的重要内容。新的形势变化,对企业融入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新要求。

从津西钢铁集团Z型钢板桩生产车间的空中连廊上俯瞰,一条条长达百米形似“火龙”的钢板桩新鲜出炉,这批产品将运往北美市场。津西钢铁集团负责人说,他们研发出零下30℃仍能保持优异性能的Z型钢板桩产品,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

这是津西钢铁集团的生产车间(2020年5月14日摄)。新华社发(李少华 摄)

从布国内到放眼世界。在距万里之遥的多瑙河畔,塞尔维亚最的钢铁企业——斯梅代雷沃钢厂曾长期亏损,濒临倒闭。2016年,河钢集团全资收购这座钢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引进先进绿色工艺,新公司运行半年后就结束了亏损,公司产品80%销往周边的欧盟。

这是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厂区一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的报告指出,推动共建“”高质量发展。继河钢之后,文安钢铁、德龙钢铁等一批河北企业也先后走出国门,还有一些企业正加快海外市场布,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

从铁水到钢材,从国内到海外……以河北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在“”结出一项项合作共赢的成果,向世界讲述着钢铁“绿色嬗变”的故事。


海报设计:卓越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