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近年来,衡水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步伐,把产业振兴、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强市富民的主要抓手,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良好态势。
今起,开设《闯新路 开新 抢新机》专栏,全面反映衡水广干群众以主动作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全面深化、做强做优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保护4个方面闯出新路的实践探索,以加快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的昂扬风貌,用实际行动迎接的胜利。敬请关注。
加速集成,擦亮综合金字招牌
——衡水扎实推进综合配套优化营商环境
“没想到跑一趟就办完了两个证,效率太高了!”日前,武邑县红洁美发店经营者来到武邑镇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一次性提交营业执照和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报材料后,不到两个小时,便同时领取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证照同办”将多张表单拆分为最小数据项,通过对比,去掉重复项和不必要填写的数据,整合为一张表单,申请人根据系统提示一次填报即可。今年以来,衡水市行政审批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围绕企业开办和照后许可审批事项,发挥审批职能优势,积极推行“证照同办”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同时发放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衡水是全唯一的综合配套试验市。如何发挥有为、有效市场的作用?该市围绕全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黑龙港地区快速发展引领区3个目标,把综合配套与全面深化一体推进、共同署,全力擦亮综合这块金字招牌。该市共探索出80余项经验,其中,26项属于地方首创,19项在和处于先进位次,22项获得和肯定推广。
深化,各项制度加速集成
日前,在位于安平县的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检测石笼网用丝的抗拉强度。检测中心内搭建了力学、抗风压实验室等30余个实验室,还采用了来自美国、德国等的220余台套先进检测设备,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为丝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6月2日,在位于安平县的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在为企业检测石笼网用丝的抗拉强度。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过去,该县丝网检验检测和研发依托市场监管下属的事业单位,由于体制机制原因,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积极性。今年1月,该县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机制,通过整合河北丝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研发资源和河北丝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能力,建成了集丝网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科技成果集成、技术转移转化和人才引进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挂牌以来,该公司与太钢合作了高端不锈钢丝,与清华学合作金属丝网网面质量自动化检测试验台,与中科院宁波所、四川学金属表面处理研究所、河北科技学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提高了企业活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网都河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衡水市深化提升效能的一个缩影。把深化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超前谋划、周密署、狠抓落实,面才能进一步活跃,成效才能进一步显现。近年来,该市注重制度,精准发力推进。在全率先出台《关于推进若干集成的指导意见》,按照“需集则集、宜集则集、能集则集”的原则,从最迫切、最需要、最能够集成的入手,提出了20项集成。制定该指导意见在内尚属首次,进一步增强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去年,他们制定了衡水市全面深化工作要点,提出了33个方面167项任务,筛选出深入推进实施“链长制”等5项主题鲜明、任务紧迫和地方特色凸显的重点任务,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
该市创新载体形式,典型引路推进。在市直门开展“1+1”创新活动,要求市直门每年自主选择、集中力量打造一个亮点。筛选确定了14个市直门20项亮点,进行重点培树打造,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机制、饶阳县创建“建+信用+金融”贷款新模式等4项特色经验入选《河北全面深化典型案例选编》。
同时,该市坚持以督促行、以察问效,对全市各项任务全建立工作台账、实行项目化管理,逐项落实分管领导、牵头门和责任主体,每个项目建立一本台账,做到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充分发挥各方面督察力量,创新督察形式,加督办调度频次,狠抓措施落实。全年共印发相关情况通报8期,下发督办函4份,调度任务12项,有力保证了各项任务按时推进、保质完成。
日前,桃城区人社社会保险所和桃城区税务工作人员,到新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讲解惠企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创新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我们仅用两个工作日就拿到了地基分施工许可证,可以赶在施工黄金期进场开工,在冬季扬尘防控、气温降低前完成基础施工,预售进度预计可提前3个月,投入资金可提前回笼用于后期,帮促项目实现经营的良性循环。”日前,故城县碧桂园项目负责人张会江说。
投资3.5亿元的重点项目碧桂园·运河印象成功领取到地基施工许可证,标志着故城县又一重磅举措落地生效,企业拿地即可开工,再次展现了故城项目审批的“加速度”。该县县委王立峰说,工程项目审批涉及立项、用地、规划、施工4个的阶段,企业从中标拿地到申请建筑施工许可证,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流程长、环节烦琐,进场开工“等”审批的现象比较明显。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核心就是将地基施工许可证从一体的施工许可证审批中独立出来,先期审批地基施工许可证,进场施工,在地基施工的同时,进行剩余施工许可的审批。创新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提高了项目运行效率,企业拍手称好。
在衡水,创新投资和项目推进机制是落实项目为王、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该市出台了《强力促进投资和项目的若干措施》,构建“体制创新——技术赋能——市场支撑”的动力机制,开展投资和项目竞赛,对投资和项目排名全市后三位且未完成时序进度的,视情况追责问责、调整岗位。
同时,该市健全了产业发展机制,研究制定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实施方案,聚焦17条重点产业链,做实“链长制”,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引导企业上云,搭建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衡橡科技、河北宝力获评级工业设计中心,实现衡水“零”的突破。他们深化科技体制,健全完善“以赛代评”和“揭榜挂帅”制度,独家承办第六届创新挑战赛河北赛事。衡水高新区入列科技以升促建名单和创新型园区试点。衡水(饶阳)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在全率先实现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县域全覆盖。
该市还深入推进“证照分离”,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以冀州区和武强县为试点,启动县级全域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打造首贷服务中心,全力破除零贷款企业首贷难问题。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取得关键性进展,在全率先建成市直通共享平台。
近日,在衡水市民中心不动产登记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服务专窗前,工作人员为房企办理相关手续。 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协同发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去年和中化农业公司签订协议,全村1500亩麦子开展全程品控溯源,从种到收精准记录,小麦亩产从350多公斤提高到550多公斤。通过扫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麦子生长过程,小麦价格也比从前翻了一倍多。”日前,在武邑县刘庄村全托管的全程品控溯源小麦示范基地里,望着丰收在望的麦田,村郭金英话语中充满了希望。
为确保农民在收入不减的前提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武邑县与中化农业合作创新推出集体经济合作社,对本村土地自主按技术要求播种、自主依生产需求灌溉,中化农业统一提供种子、农资、管理、收割、粮食收购服务“两自五统”土地托管模式,促进了粮食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满足了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这是该县打造全国优质粮食工程的一个缩影。
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目标,衡水市着力推进农业农村措施系统集成、协同发力,加快现代农业强市。该市率先在全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首张新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在冀州颁发。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全市土地流转面积、注册家庭农场、登记农民合作社数量,均走在全前列。创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新机制,率先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试点市域全覆盖,银行在全率先探索试行“地押云贷”业务,深受农户欢迎。饶阳县探索创建“建+信用+金融”的纯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三农”模式,成为农总行在全国率先开展的首个建助推信用村信用户创建试点,入选“2020年度50个典型案例”。
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该市把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作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主抓手,目前,该市在工商门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3771家,其中,级示范社42家、级示范社189家、市级示范社350家,农民合作社登记总量和级示范社数量居全首位。安平县、武邑县被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整县推进试点单位,深州市星火畜禽专业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入选合作社500强。他们持续推进流转合同乡村两级备案制度,土地流转规范率达90%。故城县“五位一体”模式得到了农业农村的充分肯定。武邑县探索“四种模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闲置住宅,重塑了村容村貌。
该市还创新美丽乡村提升机制,推进乡村“千百十”工程,重点抓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10个以上乡镇驻地亮点提升工程。故城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示范县,武邑县厕污一体化治理模式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的模式之一,冀州区堤北桥村被评为美丽休闲乡村。(河北日报记者陈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