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铸造新引擎 激发新动能 河北衡水加快产业振兴强市步伐

发布时间:2022-09-10

目前,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7%。接续实施“3个10”双基项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招商项目签约总额保持在1500亿元以上


铸造新引擎 激发新动能 河北衡水加快产业振兴强市步伐

日前,在景县经济区衡德工业园的卓凡液压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在进行高压胶管钢丝合股作业。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力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了一批项目、好项目落地见效;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扩容、工业设计提升等工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2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和产学研精准对接工程,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8家……

一项项工程如火如荼,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2021年以来,衡水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推进“产业振兴强市、结构调整富民”,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澎湃之力,描绘出新时代发展的新画卷。

“产业振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衡水市的‘3+2’市域主导产业体系、‘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但总体上讲,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还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衡水市委吴晓华说,今年,该市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全面深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加快现代化经济强市、美丽衡水。

培优育新,传统与新兴产业并进

一根根红色聚酯材料细丝纵横交错,随着织网机快速运转织成一张造纸网。1月10日,在安平县河北鹤煌网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条条丝网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行。

鹤煌公司是安平县众多丝网企业中的代表。去年,经过新一轮的技改升级,相继引进了12台国际先进的织网机、定型机、插接机,同时引进专业人才组建研发团队,自主研发了浆板网、卫生纸网等一些特种网,让企业在技术方面始终保持业内领先地位。

安平丝网作为衡水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之一,近年来,该县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制定特色产业振兴计划,推动产业延链、强链、补链、固链。2021年,该县在产业链构建、龙头企业培育、核心技术升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丝网产值达600亿元。

县域传统特色产业占据衡水工业经济半壁江山,虽然在细分市场上都是“单打冠军”,却“特而不、而不强”。该市认识到,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做做强。该市为每个特色产业编制一个发展规划。同时,建立公共平台、行业协会、培育上市企业、推出标准品牌、开展专业培训“五个一”工程,为县域特色产业迭代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围绕培育壮优势特色产业,该市将对17条重点产业链进行全面梳理,在每条产业链形成“一张‘链主’或重点企业清单、一张重点发展项目清单、一张产业链精准招商清单”的“三张清单”,力推行“链长制”。逐个明确延链补链强链的方向和重点,推动“3+2”市域主导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确保“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

同时,通过稳住的、支持快的、培育新的、帮助弱的、淘汰落后的“五措并举”,加快引进实施一批产业化示范项目,完善补齐中间关键环节,延伸拓展下游产品和服务,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和关键环节卡位企业。实施“育龙”工程,集中资源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超50亿的企业,利用5年的时间对重点骨干企业全进行新一轮技术改造,让衡水的企业起来、多起来、强起来。同时,引导传统企业“再创业”,培育一批引领衡水经济发展的领军企业,培养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新一代企业家队伍。

聚焦高新项目,增添发展新动能

铸造新引擎 激发新动能 河北衡水加快产业振兴强市步伐

近日,在位于故城县的河北全利高端软包装产业园内,河北恒溢海翔纸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进行餐盒成型作业。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一条条餐盒生产线时刻运转、一排排印刷设备轰鸣作响……日前,故城县河北全利高端软包装产业园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

河北全利高端软包装产业园项目是2021年衡水市级重点项目之一。由雄安新区河北全利塑胶、融兴塑胶、嘉煜隆塑胶等21家公司投资兴建,全投产后,可年产各种高档软包装材料50万吨,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形成制膜、制版、印刷、复合、制袋等软包装产业全产业链生产体系。

“目前,项目一期14栋车间已正式投产达效,其余车间正在安装、调试设备,近期也将全投产。”故城县经济区经济发展长刘斌介绍,项目达产后不仅能给故城县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也填补了该县软包装材料产业空白。

坚持“项目为王”,把抓产业项目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去年,衡水市力开展“投资和项目突破年”活动,围绕主导产业,聚焦高端高新,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面向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招商。组织百家央企进衡水,与30余家“中字头”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一枢纽、四基地”功能定位,力实施“三个”工程,谋划雄安衡水协作区、衡水·雄安新区配套产业孵化基地、武邑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园等平台,北京多制衣、上好佳天津湖等一批企业整体搬迁入园,北京蒙牛、泰国正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衡水。

产业项目招商的丰硕成果,正在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在该市2021年发布的市重点项目清单中,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医药、服务机器人、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目前,全利塑胶PET蒸镀膜和软包装材料等61个市重点项目实现投产或分投产,河北优正高端胶管及耐腐蚀密封件生产项目、河北浩霖斯环保设备项目等7个项目实现提前开工。目前,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00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7%。

今年,该市把投资和项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招商引强企,突出产业链招商,争取在投资超百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高标准组织长三角、珠三角、京津雄等重点区域投资推介会,提高招商实效。同时,强化市县联动,充实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完善配套政策,真正使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得好。

同时,实施“五个”产业项目,每年安排市重点开工项目、续建项目、前期项目、谋划项目、技改项目各100个以上。深入开展“谋跑争促”活动,建立招商项目库,形成梯次推进工作格。同时,接续实施“3个10”双基项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招商项目签约总额保持在1500亿元以上。

坚持创新,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

不久前,衡水高新区再次传出喜讯,该区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合作共建的中科衡发兆瓦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系统在衡水科技谷顺利竣工。这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技成果已进入产业化前端,对我国能源产业、衡水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做做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衡水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全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提出全面融入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京津冀科技创新重要支点城市。去年以来,该市坚持增投入、育主体、建平台、促转化、优环境统筹发力,持续催生发展新动能。

如今,在科技谷,衡水与12家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已建成绿色化工、能源材料、生命健康、节能环保4个中试平台、3个重点实验室和3个院士工作站。全市累计建成级技术创新中心47家、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制定或参与制定技术标准123件,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451项,获得知识产权成果173项,新产品销售收入6.6亿元,呈现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面。

衡水科技谷是衡水市正在打造的“南北创新轴带”的重要分。该市聚焦市域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以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以整合市内外科技资源为发力点,培育提升一批比较优势突出的创新型园区,形成衡水科技谷和雄安衡水协作区,以衡水农业科技创新谷、衡水数字产业园、冀深智能康辅器具产业示范区、武邑智能安防产业园和衡水创新港“两核五园”为支撑的衡水市域内南北向创新轴带,提升衡水整体创新能力。

今年,该市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以成果转化为重点打造创新创业强势。以产业振兴的人才需求为牵引,聚焦吸引京津及发达地区创新资源,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搭建创新平台,使衡水成为北方最具吸引力的科技成果试验转化基地。

该市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计划和产学研精准对接工程,支持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争取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60%。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京津研发、衡水转化”,实施协同创新示范工程,全面融入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年对接帮扶企业不少于100家、转化重科技成果10项以上。

同时,为了完善创新政策体系,该市加强与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促进京津科技资源与衡水优势产业精准对接,推动区“二次创业”,努力提升区能级,力争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7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超过90家。同时,科学编制实施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体系,力争衡水高新区成功创家高新区,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500亿元。(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铸造新引擎 激发新动能 河北衡水加快产业振兴强市步伐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