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衡水明确2021年重点任务和目标: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美丽衡水

发布时间:2022-10-26

衡水明确2021年重点任务和目标: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美丽衡水

衡水明确2021年重点任务和目标: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美丽衡水

抓牢增进民生福祉“一个根本”,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项目和招商引资、区能级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心城区和县城功能完善4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在增强创新能力、深化重点领域、扩对内对外3个方面持续升级加力……2月1日,河北衡水市第六届代表第六次会议上,市长吴晓华所作工作报告,明确了衡水市2021年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在工作报告中,衡水市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2021年实现衡水市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5%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PM2.5浓度下降完成定任务。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市质量强市

【关键词】转型升级

成功举办“招商之冬”系列活动,集中签约项目90个,总投资达725亿元;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及生物制品主导产业营业收入预计分别达500亿元、600亿元、300亿元,“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预计超1500亿元……

2020年,衡水市深入实施特色产业迭代升级“五个一”工程和“千企转型”行动,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经济发展高质量答卷。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衡水市将在项目和招商引资、在区能级提升上重点突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促进经济高质量较快增长。

【报告解读】

2021年,衡水市将聚焦重点产业、城镇“双基”、交通路网、5G通信等关键领域,深入开展“谋跑争促”活动,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

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实施“四个”工程,续建、新开工、推进前期产业项目、谋划产业项目各100个以上,争取卡特彼勒橡塑件、恩典医用诊断试剂等项目尽快开工,推动和平铝业新型铝型材深加工、以岭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化等项目加快,力促中粮生化果葡糖浆、北航长鹰无人机等40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署5G网络及应用场景,实现市域广覆盖和主城区、县城、区及重点场所深度覆盖,加快石衡沧港城际铁路、衡港高速等重项目,推动雄商高铁尽快开工。

编制产业链招商地图,建立招商数据库,量身定制招商政策,有针对性开展“敲门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坚持线上线下结合,聚焦京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展不间断招商,进一步巩固扩“招商之冬”成果。

谋划实施一批促消费、增就业、惠民生的商贸服务项目,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00家以上,每个县(市、区)要1-2条商业步行街,全年新改建便民市场10家以上,进一步完善商业设施网络。

工作报告特别提到,要落实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30条措施,推动区二次创业。每个区要明确1-2个首位产业,严格执行项目入区投资强度和亩均税收标准,级区营业收入要增长8%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占到衡水市比重60%以上。

同时,坚持制造强市、质量强市不动摇,着力培育比较优势突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聚焦衡水市重点发展的17条产业链,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行动。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扩容、工业设计提升等工程,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培育级单项冠军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推动38家工业设计中心出成果、育品牌,培育和级企业标准“领跑者”3项。

创新引领、升级加力,充分激发新发展活力

【关键词】创新引领

2020年,衡水市育主体、建平台、优环境,统筹发力,衡水市市场主体达39.3万户,增长13.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7家、高新技术企业1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94家。工作报告提出,衡水市将强化创新引领作用,在增强创新能力上、深化重点领域上、扩对内对外上升级加力,不断催生新发展动能,充分激发新发展活力,加快融入新发展格。

【报告解读】

2021年,衡水市将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0家。支持南北创新轴上重点园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雄安衡水协作区5个专业园区尽快落地一批合作项目。紧盯“卡脖子”和“杀手锏”技术问题,增加市府投入,带动企业和社会更多投入,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新建级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10家以上。

要以“放管服”为重点,力推进新一轮综合,降低制度易成本。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网上型政务超市”,建成全程网上办系统平台,启动县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推进证照分离和告知承诺制,完善“标准地+承诺制”和“一会三书一证”,在级区试行零见面、零审批、零收费。推广“信易+”应用,建立联合首贷中心。着力破解融资抵押品不足的问题,鼓励支持金融产品创新。

围绕构建东西轴,开工衡水国际陆港一期工程并实现公路港投用,加快安平国际丝网商贸城,改造提升营西亚皮草集散中心,争取枣强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设立。依托市高新区先进制造业、滨湖新区现代服务业、饶阳现代农业平台,加快实施与京津合作重点项目。实施出口信保护航、外贸基地升级专项行动,健全外贸企业帮扶长效机制,探索特色产业+跨境电商新模式,新增出口备案企业100家左右,出口超亿元企业超20家。

夯实根基、完善功能,加快融合发展

【关键词】融合发展

2020年,衡水市高质量完成任务,并建立自动预警防贫监测系统,2200名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参加集中供养。实施现代都市型农业项目29个,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实施农村生活水源置换工程,217万农村居民喝上长江水;成功创建级文明城市。

工作报告提出,衡水市将继续夯实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根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中心城区和县城功能完善上重点突破,加快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报告解读】

2021年,衡水市将优先发展48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年内建成40万亩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85亿斤左右。力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区和特色高效果蔬示范区,每个县(市、区)一个3万-5万亩的结构调整片区。谋划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衡水市“万元田”发展到33万亩。新建3个农业创新驿站,新增10个“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加快市级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

持续推进地下水采补平衡、放生态优势。开展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初步形成河湖、沟渠、坑塘互连互通、水源互济的水系格。全年引调水8亿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1600万立方米以上。强力抓好地下取水井封填管控,除对水质有特殊要求外,非农用水全切换为引江水,剩余1285眼非农取水井年内一律关停,农业灌溉取水井有序关停。全面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创建。同时,深化油、路、车、尘专项治理,强化河湖断面水质动态监管,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治理修复,推进全域生态文明。

推进4个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00个美丽乡村,年内完成6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305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新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完成98个“空心村”治理。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健全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成果。

在中心城区,实施主次干道通达能力、公共服务设施、市容市貌提升工程,谋划桃城至冀州城市快速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统筹推进市政设施,全面完成雨污分流工程;新建“口袋公园”40个,完成衡水湖慢行路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加快老南厂区搬迁,启动奥体中心公园、龙眼湖公园。

开展县城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对规划设计、产城融合、基础设施、公共空间、环境容貌和生活空间6个方面进行提升。每个县(市、区)培育1-2个特色小镇,支持周窝音乐小镇、闾里古镇升级为首批级评定类特色小镇。

巩固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力争通过园林城市验收。探索实行“街长制”,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依托智慧交管优化交通组织,增加停车位供给。加强物业监管,加快推动市场化物业进驻老旧小区,年内实现主城区物业管理全覆盖。

加投入、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增进民生福祉

【关键词】惠民利民

2020年,衡水市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重点用于民生领域,衡水市民生支出351.4亿元。完成20件民生实事。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主城区至各县(市)城际公交全开通,县城到农村有80%以上实现公交化运营。衡水学院滨湖新校区开工,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5所,9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纳入统筹管理。村卫生室和村医实现全覆盖。

工作报告提出,衡水市将以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认真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继续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医疗保障网络,发展公共文体事业,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报告解读】

2021年,衡水市将继续从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出发,谋划25项民生实事。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以上。实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建立引导、社会参与的救助基金。对衡水市所有公办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打造10家村镇互助养老示范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12个,棚户区改造开工2659套、完成5718套,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13个。完成剩余农村居民生活水源置换,6月底前实现江水村村通。

新改扩建1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学位6870个。扩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招生指标继续向本地倾斜。加强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化、特色化,支持衡水学院应用型学,推进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加快筹建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中铁电气化职业学院。

发挥医联体、医共体作用,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培育工程,实施京衡中医药协同发展名片工程。加快哈院南院区,启动市中医院新院区、三院新院区和市疾控中心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提高乡村公共卫生一体化“十统一”管理水平。

同时,今年还将举办100主题系列文艺演出,开展“七进”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动衡水湖创家5A级旅游景区,抓好运河文化公园、冀州古城等重点项目,举办第五届市旅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2021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和冰雪赛事,启动国际轮滑中心(衡水)北方训练基地。(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