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将史学教育与庆祝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潜心自学、专题培训、专题宣讲,开展以史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做到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衡水特色。
百年史是永葆初心使命最好的教科书。按照、委要求,为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史学教育,衡水市第一时间印发了《衡水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史学教育的通知》,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安排等方面,对全市开展史学教育作出署,扎实推动史学教育走心走实走深。红色书籍读史、红色展馆忆史、红色宣讲学史,连日来,衡水市各地各门创新教育形式,掀起史学教育热潮。
●学好百年史这最好的教科书
根据安排,衡水市将史学教育与庆祝各项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潜心自学、专题培训、专题宣讲,开展以史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做到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衡水特色。
衡水市坚持领导带动“示范学”、员跟进“全面学”、结合活动“融合学”,史学教育开展以来,衡水市广员干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回顾百年风雨路。
日前,衡水市委理论学中心组(扩)在安平县全国第一个农村支馆专题学会,追忆弓仲韬等先辈的奋斗,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对全市员干发出了要在对绝对忠诚、强化理论武装、践行初心使命、担当尽责实干、履行政治责任5个方面当好标杆的响亮号召。
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衡水市迅速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署会议……各级委(组)围绕百年奋斗的光辉、贡献、初心宗旨、重理论成果、精神、宝贵经验深入开展专题学,引导教育全市员干认真学好史教科书,修好史必修课,用好史营养剂,从百年史中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推动衡水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的强合力。
●让史学教育“接地气”“聚人气”
从机关门到企事业单位,从校园课堂到田间院落,从员干到广群众,从耄耋老人到青葱少年,自史学教育开展以来,衡水市各地各门结合实际、守正创新,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史学教育迅速“活起来”“火起来”。
连日来,每天7时、11时、17时,枣强县553个行政村的“喇叭”都会准时响起,广播史学教育相关内容。该县发挥农村应急“喇叭”广播时效强、覆盖范围广、收听方便的优势,让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了史学教育宣讲“最后一公里”。
深州市制作完成爱国歌曲和史视频两个系列专辑,在衡水市广场和重点位置的LED屏循环播放,真正让史学教育抬头可见,营造“人人学史”的浓厚氛围。
衡水市民政创新开展“红色社会组织”创建活动,提出了高举一面旗帜、守牢一个阵地、叫响一个口号、打造一个亮点、做出一份贡献的工作目标,组织市属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员参加“百年筑梦之路”主题教育课,并集体到学雷锋志愿服务馆参观学。
“今天咱们来学一下史。立立纲,国共要合作,领导工农盟……”日前,在武强县财政,职工学小组利用空闲时间学史。为了达到准确高效的学目标,他们将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标志性事件等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干职工频频点赞。
枣强县邀请全国道德模范林秀贞、王文忠和老员、开展主题宣讲,通过讲红色故事、追红色记忆、悟红色精神,激励引导广员干铭记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日前,枣强恒润集团组织员代表和入积极分子来到林秀贞展馆参观学,家表示,要以林秀贞为榜样,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立足岗位、奉献青春,以优异成绩向100献礼。
衡水市域内15家新华书店通过线上线下平台组织开展“忆辉煌史诗 赞初心不渝”庆祝图书联展活动,同时开设线上购书平台,精选35种史学图书,提供线上下单、当日送达服务,方便广市民购买阅读。
为推动史学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衡水市还注重用好“胡同校”、“草根”宣讲团、“小红帽”宣讲团等本地特色宣讲载体,深入基层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同时,充分发挥市直主流媒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强国衡水学平台的作用,开设“史百年天天读”“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栏目、专题,把史知识搬进公众号,推动史学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打造“红色打卡地”
如今,一处处红色历史资源、红色教育基地成为衡水市开展史学教育得天独厚的鲜活教材和生动课堂,推动史学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营造了学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的浓厚氛围。
红色基因、薪火代代传承。自史学教育开展以来,“两个第一”诞生地安平县迎来参观学热潮,这里成为不容错过的“红色打卡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亮初心,催人奋进。在安平县全国第一个农村支馆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文献,一件件先辈的遗物和生活用品等,在声、光、电、多媒体和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展陈下,全景还原出以弓仲韬为代表的先辈为争取独立和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事迹。新学期伊始,衡水市第二中学就将“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搬到了这里。在这次“学史,知恩,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参观学真切地体会到了老一辈者忧国忧民、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勇于奉献,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崇高精神,切实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加深了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安平县整合“五亿农民的方向”展览馆、孙犁故居等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史学教育精品线;依托馆网站、网上展馆开展红色课直播活动,浏览量30多万;整合馆讲解员、“五老”人员、“小小讲解员”,开展在馆讲、在支讲堂讲、在学生课堂讲、在文化广场讲、在田间地头讲的“五讲”活动,让史成为家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身边的历史”。
在冀州区,“学史、知情、感恩、跟走”红色巡学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该区组织中小学生分期、分批到冀鲁豫校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学,让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饶阳县,耿长锁馆组织专题宣讲31场,受众近5000人。冀中导报馆推出“历史见证人讲述”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普及史知识,讲述饶阳红色故事。
在阜城县,县检察院、公安、文广旅等单位组织全体员到红色教育基地马本斋园开展重温入誓词活动,并精心制作性教育PPT和微视频,通过多种形式播放。
在故城县,各级组织依托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开展学教育,把史学教育同“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把学教育转化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不竭动力。(河北日报记者焦磊 通讯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