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凤来 通讯员孙艳雪)日前,笔者从武邑府获悉,去年以来,该县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注重身边典型的挖掘工作,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新风。
该县结合实际,出台了武邑风尚人物、星级文明户、美德少年评选推荐等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单位(门)培育和推荐先进典型的职责任务。据悉,该县已连续开展三届武邑风尚人物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了乡村残疾教师周兰纪、照顾瘫痪公公的好儿媳张英华、悉心照顾瘫痪妻子并写下1700余条护理日志的好丈夫王双申等30余名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组建“道德讲堂宣讲团”,讲述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使其成为干群众争相学的典范。
同时,该县把志愿服务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主抓手,以县文明办牵头,组织妇联、团县委、民政等门,利用春节、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以诵、唱、讲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推进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课堂。设立村居、社区、机关、企业和学校的“善行功德榜”,为好人好事点赞,真正让“道德标杆”上榜。在全县农村推广建立以“一榜、一录、一喇叭”为内容的善行功德宣传活动,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做好事、处处有好人”的浓厚氛围。积极打造核心主题公园、广场、街道、校园等示范工程,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