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凤来 通讯员孙艳雪)每到傍晚,武邑县新时代广场上热闹非凡,广场中心,男女老少伴随着悠扬的舞曲舞动;广场西边,拉着二胡、哼着戏曲的老人闭目颔首陶醉其中,听众也和着节奏,轻打节拍;广场最北边的儿童游乐场,孩子们的嬉笑声不绝于耳……如今,遍布、独具特色的公共文化场所正成为武邑县群众的文化乐园。
近年来,武邑县明确“主导、群众自治、资源共享”的文化发展定位,通过加财政投入,设立农村文化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共文化。支持文体团队购置器材、服装、道具,亮化美化活动场所。投资兴建了农村书屋和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学和娱乐的场所。基本形成了有机构、村村有阵地的民生文化格,为全县加快发展提供了强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该县将文化活动办到群众家门口,广泛开展“百姓舞台”和“千台戏送农村”等文化下乡活动。组织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广场舞赛、社区专场文艺演出等活动。该县了摄影、书画、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各类协会,各乡镇设立分会,挖掘吸收群众中的文艺人才,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组织专场演出,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经常化、众化和特色化,有效地满足了全县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