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安县委、府以创建级双拥模范县为抓手,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始终把双拥工作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坚持“五纳”(即把双拥工作纳入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队规划方案,纳入各级领导干政绩考核范围)工作机制和“五优”(即双拥工作优先议定、双拥经费优先保障、军队基建优先支持、优抚政策优先落实、军属难题优先解决)工作原则,做到双拥工作与县委、府中心工作同署、同推动,与乡镇、门年度任务同考核、同督导,扎实推动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力推动双拥工作高效开展。2000年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2002年、2005年被评为“级双拥模范县”。
强化服务保障
确保政策一站式落实
在落实拥军优属各项政策过程中,文安县努力克服县级财政紧张压力,落实好军属烈属和退役军人政策待遇,推动拥军优属和服务保障体系双促进、双落实。
立体式服务保障。在组建县退役军人事务的基础上,14个乡镇级(含原街道办)和389个村级(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高标准完成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四到位六有”任务。探索建立了“文安县退役军人动态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台账”,将全县14086名退役军人全纳入立体式服务保障体系。
全方位优抚帮扶。2017年以来,文安县共为残疾军人、“三属”、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两参”人员以及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和烈士子女,发放生活补助金9567.2万元;为义务兵发放家庭优待金1693.2万元,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各项医疗保障金2020.3万元;为6名进疆新兵、74名学生新兵发放奖励金47.2万元;累计走访慰问军休干、生活困难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30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160万元。
采取多种形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指导各乡镇为退役军人设立综合执法协管员、巡河护河员、卫生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仅左各庄镇就为16名生活困难退役军人落实就业。2020年10月发动爱心人士和企业家组建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目前共吸收会员单位55个,其中以“金丝雀”职业孵化基地为代表,累计协调100余家企业,组织退役军人招聘会4场,达成就业意向63人。
强化军地共建
推动军民一盘棋发展
军地双方积极探索双拥新形式,力拓展共建新领域。在每年将115万元国防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足额保障的基础上,投资7000余万元建成占地150亩的县民兵训练基地,并于2020年再度投资428万对民兵训练基地实施升级改造;投资35万元为县武警中队充实硬件设施和装备器材,先后承接了全市基干民兵和驻廊队等多层级的训练活动。投资近百万元对县光荣院进行整体修缮,改善了重点优抚对象居住环境。
强化宣传引导
营造军地一家亲氛围
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进一步营造拥军优属的社会氛围。
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和各界力量,组织覆盖全县域、各行业、各领域的81个单位爱国拥军联合会,在县内主要医院、药店、车站等433个服务窗口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置军人专用座位、军人优先等标识,针对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开展优待优惠活动。
坚持把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和队教育计划,广泛开展双拥宣传进学校、进社区(村街)、进企业、进家庭活动。开设“红色传承·你我同行”微信公众号,宣讲红色故事,定期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组织系列活动。在各乡镇、村街培树430余名老战士和员干担任红色故事宣讲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讲红色故事”赛。(记者吕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