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廊坊市新闻发布会,介绍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相关情况。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周禹佳摄
河北新闻网8月5日讯(河北日报记者周禹佳)自7月7日开始,全“电动自行车违法处罚APP”已经启用,目前已了警示告知权限。经统计,7月7日至今,廊坊全市共开具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警示告知书2017张,市三区范围日均批评教育1200余人。
为深入贯彻实施《河北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持续推进“一盔”安全守护行动,廊坊交警支队加强建章立制,于2022年4月22日制定印发《关于全市开展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于6月17日制定印发《廊坊市电动自行车突出违法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持续不断对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管理进行专项署。
目前,廊坊交警支队在市区范围共设置52个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劝导岗点,分别了专项整治小分队,对通过路口骑乘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的人员进行拦停,对首次发现骑乘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人员予以警告,责令驾乘人员改正,警告形式充分利用“五选一”学教育模式,引领人员到路口岗区集中学点开展劝导教育。
同时,各队还重点关注了快递、外卖车辆的集散地,以中队为单位对辖区快递、外卖交通违法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执法管理,通过强化行业管理带动提升市民头盔佩戴率。支队同时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加骑乘人员佩戴头盔的宣传力度,线下主要组织各队制作“骑乘电动车不佩戴安全头盔学点”提示牌或宣传横幅,放置音箱或配发小喇叭,早晚高峰时段循环播放“车要上牌、人要佩戴安全头盔”等相关宣传内容,同时深入社区、农村、企业、校园幼儿园等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线上充分利用廊坊交警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和抖音等平台,发布宣传“骑乘电动自行车要佩戴安全头盔”等一盔专题内容,透过事故案例、违法处罚等各类信息,在廊坊全市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据悉,廊坊市于5月1日起在全市正式启动登记上牌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登记上牌网点711个,完成登记上牌97.6万辆次;全市共计上牌97.6万面,其中正式牌50.5万面,临牌46.9万面,营运牌2120面,已完成预估任务的53.6%。登记上牌工作到2022年10月31日结束,此期间为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挂牌时间。自2022年11月1日起,停止办理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登记挂牌,即停止办理临时号牌发放业务。未悬挂电动自行车号牌或者临时号牌的电动自行车,不得上道路行驶。2025年5月1日起,使用临时号牌的电动自行车将不得上道路行驶。
接下来,廊坊交警将继续各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早晚高峰期间将对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进行登记上牌提示,发放印有上牌网点分布表的宣传单、法律告知单、明白卡,对没有悬挂电动自行车号牌的驾驶人予以劝导,依托岗勤临时上牌网点,现场办理登记上牌。提前录制上牌流程音、视频,现场播放,引导群众快速注册办理,避免排队等候。同时,路面执勤交警将会继续加对未佩戴头盔驾驶人的劝导力度,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养成良好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