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特殊病种医保待遇是很多慢性病患者减轻看病负担的主要途径之一,廊坊市医疗保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坚持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每天要吃三次药,每年都要定期复查,没有手术指征的就只能吃药维持,也干不了重活,我们好多病友负担很重,希望提高肺动脉高压门诊待遇……”3月初,有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长信箱进行反映。
对此,市医疗保障收集汇总了内各地市肺动脉高压政策进行横向比对,调取2020年10月以来全市所有肺动脉高压患者就医报销数据进行纵向比对,安排工作人员与患者代表进行座谈沟通,了解患病负担和保障需求。综合分析研究后,将肺动脉高压病种由门诊慢性病调整到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幅提高了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其中,职工肺动脉高压报销比例由70%提高至90%,支付限额由1万元提高至5万元;居民肺动脉高压报销比例由60%提高至70%,支付限额由6000元提高至3万元。新政策自7月1日实施后,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今年以来,市医疗保障从群众呼声入手,增加了门诊慢特病病种,将群众反映较突出,门诊治疗周期长、个人负担较重的银屑病、肝豆状核变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9个病种纳入了门诊慢特病管理;从民生实事办起,将职工原有的53个病种,分类核定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标准,在原支付比例基础上分别提高了5和10个百分点。从群众关切着眼,推进门诊慢特病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满足异地就医需求;从群众期盼出发,全面精简申请手续,全面落实认定审批权限延伸至各定点医疗机构。(通讯员张宇、倪慧远 记者崔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