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水系”互联互通、互补互济工程
“水润廊坊”,畅通水网微循环
“水润廊坊”共发布项目116项,总投资534.2亿元,包括水利工程94项、水生态修复项目11项、市政水务项目7项、农业节水项目4项,构建形成北三河、永定河、清河、子牙河“水系”互联互通、互补互济的地表水保障格
近年来,霸州对牤牛河进行综合治理,对河道实施扩建、清淤、景观绿化,“城市绿肺”生态效应逐步呈现。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夏日的廊坊,绿树成荫,一条条清澈的河渠交织纵横,展现出一幅河渠连通、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廊坊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境内主要有北三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永定河、清河、子牙河“水系”,虽河道、洼淀众多,但因过量丰、存量少,多数河道常年干涸,水资源严重匮乏,水生态环境承受巨压力。
近年来,随着北运河、潮白河、赵王新河等河流入境水源保障充足,加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陆续投入使用、永定河全线通水、水网重工程实施等多重政策利好叠加,廊坊市适时启动了“水润廊坊”。
在今年3月4日举行的“水润廊坊”誓师上,共发布项目116项,总投资534.2亿元,包括水利工程94项、水生态修复项目11项、市政水务项目7项、农业节水项目4项。这些项目均按照“、开工、跟进、储备”分类列项,有序推进。
蓝天下的文安县赵王新河景美如画。 河北日报记者赵永辉摄
打通动脉,构建“四引水系连通”主骨架
凤河泵站、堤口泵站,凤河段清淤,八干渠清淤、改线、扩挖,配套涵洞……夏至时节,骄阳似火,廊坊区“引运济廊”工程依旧全力向前推进。
“工程主要面临凤河倒坡输水,八干渠分渠段已无河形、有河形段过水断面较小等问题。”廊坊区工委、管委会王一平介绍,为确保实现“引运济廊”工程年底全线通水的目标,他们努力克服困难,抢抓时间节点,昼夜不停施工,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随着上游城市的发展和雄安新区的设立,北运河、潮白河、赵王新河等河流的过境水量不断增加。据统计,近5年来,北京市通过北运河和潮白河,每年向廊坊市排放中水12亿立方米左右,且排放量逐年加,水质达到四类标准,有时潮白河可达到三类水。赵王新河承接雄安新区白洋淀退水,近年来入境水量显著增长,累计已达12亿立方米以上。
立足打通全市水系脉络,去年以来,廊坊市积极谋划实施以“引运济廊”“引清济廊”“引白济廊”“引淀济”为主骨架和动脉的全市“四引水系连通”工程,充分利用北运河、赵王新河等河流过境水,构建形成北三河、永定河、清河、子牙河“水系”互联互通、互补互济的地表水保障格。
按照规划,“引运济廊”工程由北运河土门楼闸上游的秦营干渠渠首作为引水口,经天津武清境内的秦营干渠、凤港引渠等进入廊坊境内凤河,再由八干渠、六干渠、皮营引渠入龙河,经丰收渠进入永定河主槽,满足廊坊主城区水系及龙河生态水量需求。线路全长67.67公里,廊坊市境内长47.59公里,年引水量可达6000万立方米。
“引运济廊”工程采取先实现通水,再达到设计能力的原则,分步有序推进。2021年10月份和12月份,廊坊市与武清区先后联合开展了两次北运河引水试验,水头成功到达廊坊区乃自房村。今年4月10日至4月18日,启动九干渠试验性引水,实现九干渠区至南旺段全线贯通。目前,廊坊市正加快推进“引运济廊”相关工程,力争早日实现全线通水。
“引清济廊”工程规划由赵王新河旁开渠引水,经老清河、中亭河、百米渠、中干渠、王泊自流渠、引清干渠、永定河故道,在眼照屯进入永定河主河槽,线路总长67.35公里。该工程采取从源头循序向前推进的原则,分步有序实施。2021年11月,廊坊市开展赵王新河引水试验,水头成功到达中亭河高各庄扬水站前。今年4月30日至6月初,成功开展中亭河至百米渠试验性引水,累计引水218万立方米。目前,该项工程高各庄泵站改造、百米渠清理整治等节点工程正全力推进,力争早日实现全线通水。
“引白济廊”工程由白沟河太平庄闸引水,经总干渠、引清东干渠与“引清济廊”线路连接,线路全长38.39公里。现有线路满足输水要求,仅需将其引接至“引清济廊”线路。自今年4月20日起启动线路试验性通水,5月8日完成引清总干渠堵点疏通,扩白沟河引水规模。“引清济廊”与“引白济廊”两项工程总引水能力可达6000万立方米。
“引淀济”工程规划两条线路:一是通过口上干渠、董西干渠、滩里干渠从赵王新河引水到小白河,后通过任河干渠、排干三注入城水网;二是从白洋淀树刘庄闸引水经任文干渠、任河干渠注入城水网,最引水量5000万立方米。“引淀济”工程主要涉及城县,目前泵站、水闸改建、渠道清淤等工程也在加紧实施。
按照“四引水系连通”工程规划时间表,到今年底,“引运济廊”线路实现全线通水,“引清济廊”线路实现引水到永清县,“引淀济”线路全线贯通。到2023年底,“引运济廊”线路达到设计引水能力,“引清济廊”线路实现重要节点工程全开工,“引淀济”线路引水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4年,“水系”互联互通、互补互济的格构建完成。
“‘四引水系连通’工程将引领全市河、渠、坑、塘系统重构,形成具备引、蓄、排、灌、生态、人文等多功能的现代水网,从水安全层面实现保障城市排水出路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定位,从水平衡层面达到用足用好地表水、有效利用再生水的目标,从水环境层面为‘水润廊坊’提供稳定水源保障。”廊坊市水利组、长任说。
俯瞰北运河香河段中心码头。 河北日报通讯员安青松摄
畅通微循环,打造“水润之城”“水美乡村”
水泥泵车浇筑混凝土、挖掘机有序作业、地面绿化快速推进……走进文安县环城水系治理工程施工现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文安县环城水系治理工程,主要是对全长约12.6公里的环城水系河道及周边进行综合治理和景观提升。目前工程的清淤疏浚、河道开挖等任务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滨水广场、亲水平台等节点。”文安县委任华山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打造一条以生态为核心的环城文化带。
全力推进“水润廊坊”,不仅要构建“引运济廊”“引清济廊”“引白济廊”“引淀济”等“四引水系连通”工程主骨架和动脉,还要打造主城区“水润之城”及各县域“水美乡村”,畅通全市水网微循环。
永定河流经廊坊市严重缺水的中地区,这一地区是主城区所在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近年来,廊坊市积极与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全力实施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2021年,永定河廊坊段实现1996年以来首次全线通水。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是打造“水润之城”的关键节点工程。该工程计划总投资28.25亿元,通过实施河槽清淤、智慧水务等项目,将主城区南的永定河打造为蓝绿交织、犹如珍珠项链般的高品质生态长廊。
厂回族自治县一干南引工程、香河县百家湾排干清淤工程、安次区闸桥重建工程、城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盘点“水润廊坊”项目库,“水美乡村”项目星罗棋布。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廊坊市每平方公里水资源量仅有12.51万立方米,属于地表水严重短缺地区。其中,地处廊坊市南的城县仅有6.95万立方米,属于水资源极度短缺地区。
乘着“水润廊坊”的东风,城县迅速启动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64亿元,以县域“南引水、中蓄水、北排水”为总体布,清淤疏浚总长316公里的23条主干支渠,连通总面积183公顷的20处坑塘,建桥43座、水闸20座、扬水站4座,同步组织实施支斗毛渠的清淤疏浚,实现县域内渠系互连互通。
“当前,廊坊市正以‘全面谱写一篇管用务实长效水文章’为纲,分步有序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农业灌溉水源置换、水毁工程修复、闸桥泵站等一系列工程举措。”任表示,不久的将来,碧水绕城、渠系相连、坑塘水净的“水润之城”“水美乡村”将在廊坊变为现实。(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 通讯员程姗、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