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区发展智慧农业助力农民增收
“云管家”帮忙 “掌上”来种菜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建斌 河北日报记者刘杰)“现在种地不需要扛锄头,智能棚手机界面操作简单,农民可以看着手机把菜种。”近日,在廊坊市安次区臻味农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的智能温室棚里,“普罗旺斯”番茄已进入采收期,负责人赵振龙正忙着指导工人按标准进行采摘。另一个棚里,自动化灌溉机正将水肥精准输送给每一棵番茄苗。
“这个番茄底有绿果肩,这是高品质番茄的特点,说明番茄味儿浓。”赵振龙说。
种出高品质番茄,智能化的农业设施功不可没。棚里,物联网水肥一体机、智慧灌溉控制器、虫情监测仪等各种智能农业设备穿插摆放在作物中间,最化利用棚内空间。
“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棚里的水、肥、温度、光照都可以自主调控,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每天都有蔬菜上市,一茬接一茬,农民真的吃上了‘科技饭’。”技术员夏洪涛负责智能棚的管理工作已经3年。他告诉笔者,何时浇水、施肥,以前全都是凭经验和感觉,现在通过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情况,保证了标准化生产。
“简单地讲,就是将作物的给养量、给水量、给药量等信息在电脑中提前设定,由电脑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环境温湿度等,通过物联网设备精准控制作物生长情况。”赵振龙说,有了智能化农业设施,农民在家里看着屏幕就能干农活。
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基地的番茄采用的是基质化栽培,两条管子铺在番茄根,源源不断地为番茄提供水分和养分。在种植基质里还插有一个传感器,可记录水肥、温度、PH值等数据。
“智能棚手机界面简单易学,遇到问题自动报警,操作手机代替了挥动锄头。”夏洪涛介绍,现在基地的番茄、辣椒、茄子、黄瓜等蔬菜陆续进入采收期,上市菜品主要销往京津市场,由于蔬菜品相好、品质高,批发价格非常可观。
“发展智慧农业是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安次区农业农村的张戈说,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借助现代科技,建立互联网农业数据平台,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