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记者在市新闻办组织的《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盘的八项措施》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积极落实《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盘的八项措施》,帮扶68家企业提升生态环境绩效等级,完成66个重点项目环评审批工作,组织业务技术骨干队伍帮扶企业15063家,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动激励性绩效分级工作。参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和《重点行业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指标全平均水平(2021年)》中相关指标,排查出68家企业属于相关激励政策明确的重点行业,并帮扶其提升生态环境绩效等级,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对轻微环境违法实施“零罚款”,实施“三个禁用”管控措施,助力企业正常生产。今年二季度至今,廊坊市未对企业采取过限产、停产、停工的处罚和管控措施,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
有序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和企业问题“一次清·帮扶”活动。组织业务技术骨干队伍深入企业和基层一线,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对全市重点排污企业开展面对面指导,破解企业污染治理难题。截至9月9日,市县两级共帮扶企业15063家,共指导企业整改问题3550个。
力引导发展环保产业。为环保产业企业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信贷、工业转型升级(技改)专项资金等方面争取更多优惠政策。积极对接清洁生产中心专家参与廊坊市清洁生产审核咨询,帮助企业解决清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助力企业减污、降碳、提质、增效。
为更好地服务项目,廊坊市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活动,对符合环评审批条件的重点项目,主动对接,及时调度。目前,已完成2022年河北重点项目中涉及廊坊市的66个项目环评审批工作。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项目和资金。今年以来,廊坊市共申报、生态环境专项资金项目46个,总投资21.93亿元,拟申请上级资金6.82亿元。
深入推进排污权储备和交易。廊坊市作为全首个排污权储备试点城市,制定印发了全第一个排污权储备管理地方规范性文件《廊坊市排污权储备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为全市重点产业项目留足充裕的总量指标。目前,储备排污权已累计为212家企业解决了项目所需总量指标,进一步释放了排污权储备红利,破解了项目要素制约,有力保障“十四五”时期重项目顺利落地。(记者李虹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