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办好满意的教育
廊坊教育系统奋力争当“五个廊坊”排头兵
廊坊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
教育是国之计、之计。“十四五”开之年,廊坊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下,坚守“为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牢记培养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深入开展史学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干事业、挑战不可能”的信心决心,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实事难事,努力打造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教育强市,全力办好满意的教育。
廊坊市第一小学新校区。
全市896所公办中小学校全建立了组织,677个实事项目惠及群众、师生近50万人次,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有需求的学生覆盖率100%,重点中小学校25所、公办幼儿园43所,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所,各级财政投入13.6亿元,增加中小学位2.2万个、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学位2.7万个,义务教育超班额保持清零,班额比例持续下降,全国基础教育综合实验区稳步推进……一串串闪光数字的背后,是廊坊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是廊坊加快教育强市的拼搏奋进,更是廊坊教育系统争当全面“五个廊坊”排头兵的冲刺争先。
全面加强的领导,牢牢把握为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
2021年5月,廊坊市委杨晓和、市长杨燕伟分别赶赴燕京职业技术学院和廊坊卫生职业学院,为学院师生作史学教育专题宣讲报告。他们与师生代表深入交流,勉励广学子认真学的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努力成为和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两个年”奋斗目标、书写复兴梦的廊坊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牢牢把握为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方向,廊坊市教育系统强化建引领,深入开展了史学教育。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门及学校组织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干高标准、高要求以上率下,员干发挥带头作用,引领全体师生以昂扬的状态投入到史学教育中。他们把员教育培训、务干培训作为学的重点内容,组织参观展览、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坚定广员干理想信念。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师资优势,抽调专家开展史讲堂活动,全年示范宣讲16场。各高校充分借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组建宣讲团在校内巡回宣讲,各地、各学校累计开展专题宣讲2500多场,举办史主题读书班4000多个、接受教育师生21万人次。
全面加强的领导,廊坊市委教育工委、廊坊市教育从规范管理体制、规范组织设置、规范运行机制、规范工作保障入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2021年,全市896所公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职学校)全建立了组织;949所民办中小学校,建立组织103个、联合组织170个,选派建指导员37名,组织和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公办中小学校组织、校长“一肩挑”率达85.6%。
坚持立德树人,上好“红色思政课”。
坚持立德树人,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廊坊市深入推动市、领导讲思政课进校园制度化、常态化,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创新,促进“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全覆盖,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各中小学校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组织上好“红色思政课”,将史学教育融入各学科课堂教学,引导广青少年学生听话、感恩、跟走,培育和践行核心,坚定实现复兴梦的信心和决心。
他们还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心竭力办好惠民实事。围绕“三重四创五优化”、“三基”年和重点民心工程,廊坊市教育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瞄准师生切身利益需求,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任务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干事业,挑战不可能。幼儿园、中小学新改扩建、补充新教师、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公费培养、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困难生救助、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等一系列关系民生的工作有序开展。初步统计,全市各地、各学校共确定了677个实事项目,出台3000多个具体措施,已解决实际问题1900多个,惠及群众、师生近50万人次,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师生幸福感持续提升。
深入推进教育,让廊坊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优质教育
“长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2021年10月17日,廊坊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来自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学院的8位优秀教师先后登台,讲述他们平凡又感人的教育故事,廊坊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直各门主要负责和分机关干、企业界代表聆听了报告会。
深入推进教育,廊坊市坚持从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入手,建立师德长效机制,打造政治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市教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师德巩固年活动,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他们评选表彰了107名市级师德标兵、151名骨干教师,以及级教书育人楷模1名、师德标兵21名,举办百场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2.6万名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聆听报告,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加强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廊坊市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属学校教师招聘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全市全年共补充教师3019名,圆满完成了教师补充目标任务,多渠道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2万人次。同时,全面启动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每年定向免费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00名,有效缓解农村教师短缺的问题。
“十四五”开之年,廊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一系列重机遇叠加交汇、聚合凸显,廊坊市第七次代会提出了全面“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廊坊市教育工委、廊坊市教育明确了努力提升教育工作水平、办好满意的教育、争当“五个廊坊”排头兵的目标,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他们制定了《廊坊市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贡献能力显著提升。各级各类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地惠及全体,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
深入推进教育,廊坊市坚决落实、署,稳步开展“双减”工作。市教育制定出台了《廊坊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从强化作业统筹、注重作业设计、规范作业布置、严肃作业批改、加强监管指导5个方面完善优化学校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全面停止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同时,将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和中小学“五项管理”一并作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狠抓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100%,有需求的学生覆盖率100%。
廊坊市第五小学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拼装机器人。
他们还制定了《廊坊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围绕“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目标,全面启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全面加强民办中小学的领导和建工作,重点在推进的组织全覆盖上持续发力,推动义务教育机构优化和布调整。到2022年年底,市域范围内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将下降至5%以内。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者和接班人,廊坊市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体育、美育结合紧密的健美操、啦啦操项目,做到了校校有特色、年年有活动,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文安县日上小学的学生们在进行陆地比赛。
2021年9月24日,教育办公印发了《关于设立教育基础教育综合实验区的通知》,12个地区跻身全国基础教育综合实验区行列,廊坊市榜上有名。深入实施级综合实验区项目,廊坊市制定了《创建全国基础教育综合实验区工作规划》,明确了全国基础教育综合实验区任务清单,充分借力政策,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治理措施,切实解决廊坊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力打造“廊坊经验”全国样板。
加快教育强市,奋力争当全面“五个廊坊”的排头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廊坊市常住人口超过546万,比2010年增长了25.36%,人口增量占到全同期的40.1%。人口快速增长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同时,也给廊坊加快教育强市、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干事业,挑战不可能。“十四五”开之年,廊坊市继续力推进学校,着力解决班额、校额问题。全市重点中小学校25所、公办幼儿园43所,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所,各级财政投入13.6亿元,增加中小学位2.2万个、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学位2.7万个,义务教育超班额保持清零,班额比例持续下降,实现了教育资源供给的“手笔”。
在加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学校,着力解决班额、校额问题的同时,他们加强学前教育,全力提升办园水平。市教育制定了《2021年幼儿园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教学点附设幼儿园(班)、学前教育服务点等方式,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工作。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92.3%,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到84.6%,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
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廊坊市教育重点开展了新学期进一步治理班额、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保障适龄儿童入学权利和新生学籍注册等工作,持续加消除班额工作力度,截至2021年秋季开学,全市义务教育超班额保持清零,班额比例进一步下降。他们还对全市教育系统课后服务和作业管理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全市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开展专项督察,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依法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权利。
科普志愿者在文安县第四小学为孩子们讲解滑翔机模型安装步骤。
全面实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计划,2021年廊坊市加快县域高中学校,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他们全力打造品牌学校,有效改善了高中学校的办学吸引力偏弱、生源流失问题,提高办学特色,突出办学亮点。充分发挥各县第一中学在县域基础教育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高中内涵,擦亮县级一中品牌。为有效提升高中招生工作质量,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他们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招生工作平台研发工作,确保了高中招生秩序规范、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廊坊市教育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和应用型学联盟发展,建立高校与地方“共生共荣、共建共享、协同联动、互利共赢”的新型关系,实现了驻廊高校与廊坊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他们积极推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华为(廊坊)ICT学院”,全力支持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高质量、高水平技能培训基地。
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
2021年10月12日,北京潞河中学三河校区和北京实验学校三河校区同时揭牌,标志着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这两所学校全按照北京标准,让廊坊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
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机遇,廊坊市教育努力提高全市教育整体水平,加快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协同发展格,奋力争当“五个廊坊”的排头兵。他们扎实推进“通武廊”“北廊”及北三县与通州区教育协同发展,北京多所名校落户廊坊并建成招生,与京津学校开展培训交流、教学研讨、竞技比赛等活动20余场,受益师生近万人,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亮点。
2022年,廊坊市教育系统将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聚力“八强化八推进”(强化覆盖,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强化基础,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品牌,推进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强化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多元化发展;强化育人,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强化师资,推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强化,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安全,推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埋头苦干、不懈奋斗,加快构建廊坊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全面“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的胜利。(通讯员杨宝生 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周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