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管网集团中俄东线(安平—临沂)沂河盾构工程隧道穿越精准破洞。
河北新闻网1月21日讯(通讯员毕树志、杜思慧 河北日报记者周禹佳)今天11时58分,随着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管网集团公司”)中俄东线(安平—临沂)沂河盾构工程隧道穿越精准破洞,该段3个盾构控制性工程全面贯通,为全线工程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中俄东线(安平—临沂)3处盾构分别是山东泰安市宁阳县汶河盾构、临沂市莒南县沭河盾构、临沂市河东区沂河盾构。沭河盾构和汶河盾构分别于2021年11月2日、12月7日贯通。此次贯通的沂河盾构隧道全长1653.5米,采用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施工,隧道内径3.08米,管片拼69环,穿越地质主要为全风化、强风化砂质泥岩地层,采用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机承担掘进任务。
3处盾构工程均为中俄东线(安平—临沂)控制性工程,于2021年4月相继开工。为了确保工程高效优质推进,管网集团公司项目管理分公司(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公司”)科学指导,加强管理,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总体要求,公司班子成员多次到现场进行调研,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冀鲁项目精心组织、周密署,借助3处盾构工程中标单位均为石油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的合作优势,采取联动互通、资源共享的模式,秉持“同举一面旗,共下一盘棋”理念,进行统筹调度,统筹管理,做到了优势互补,项目管理上起到了1+1+1>3的效果;冀鲁项目盾构工程领导小组,根据每条隧道长度、地质条件差异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审定施工方案,合理调配施工资源,确保按期推进工程进展;工程本着安全管理“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方针,践行“平安绿色发展友谊管道”,逐项解决了深度沉井法始发竖井下沉困难、全风化泥岩地层掘进效率低、浅覆土软土段贯通掘进姿态稳定等诸多技术难题,克服了场地内及周边存在高压线及输油、燃气管道的受限情况,合理、合规进行场地布置,安全质量受控,确保满足管道、光缆保护和声光辐射范围的环保要求。
图为工作人员宣布管网集团中俄东线(安平—临沂)沂河盾构工程隧道贯通。
据介绍,工程参建各方牢固树立“按时、优质、安全、高效、阳光”的工程理念,以“使命担当,献身管网有我,铸就能源动脉”劳动竞赛为号角,全面推进“百日”活动,全线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最终在2022年春节前夕,顺利完成全盾构隧道贯通任务,为实现“4·30”安平—泰安段投产、“10·30”泰安—临沂段投产两年度目标打通了通道,创造了条件。
项目管理公司于2020年3月12日,是管网集团公司的直属单位,总设在廊坊市。项目管理公司是管网集团业务“建、运、维、研”中唯一的工程企业,主要从事我国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负责干线管网互联互通和社会管道联通,业务范围涵盖项目前期、勘察设计、物资采购、工程、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公司坚持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力推动能源领域智慧转型,高质量高水平推动能源通道,加快打造“全国一张网”,致力于成为“服务、服务需要、服务行业发展”的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引领者,为管网集团建成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基础设施运营商贡献力量。
项目管理公司是管网集团公司的第一个分公司。公司设职能门10个,附属单位1个,所属项目及合资公司18个。目前,公司负责、参与工程项目34项,管道总里程11807公里,LNG接收站规模3200万吨/年。其中,在建管道总里程3410公里,包括中俄东线、蒙西管道、福建管网、西三线中段、青宁管道、江苏滨海LNG外输管道等;LNG接收站规模达到1100万吨/年,包括龙口、深圳、漳州等LNG接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