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技法娴熟地制作木梳。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侯亚丽)近年来,廊坊市固安县彭村乡荆垡营东村的一把把小木梳走进千家万户,让当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走进荆垡营东村的木梳制作车间,从小便跟在父辈身边学制作技艺的老师傅赵西连正在娴熟地制作木梳。“荆垡营制作木梳有着几百年的历史,一把小小的木梳制作工艺极为繁琐,需要刨平、开齿、撞齿、光面等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现在,我只为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他说。
荆垡营东村出产的木梳礼盒。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荆垡营的木梳文化,村里了风雅合作社,并注册“荆东小镇”“杨梳”等品牌,申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款式从几十种增加到几百种,材质分为檀木、花梨木、枣木、桃木等,月产量达到数千把,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
如今,荆垡营东村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模式将纯手工木梳打造成富有特色的乡村文创产品,通过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融合、探索电商赋能乡村发展新业态的模式,成为当地的经济、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荆垡营村的木梳,也使非遗文化继续发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