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为京冀两地对外的前沿阵地,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综保区)传来重消息,京冀两地入区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首批货物通关准备。
京冀协同,两区共建——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
据介绍,综保区于2020年11月5日获批复,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共两个区块。其中,机场红线内口岸功能区规划面积0.8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内保税功能区规划面积3.52平方公里。
作为目前全国第一个同时享有两市自贸区政策的区域,实现了临空经济区、自贸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在空间和政策上的“三区叠加”。并将成为全国率先打造的“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
综保区直通雄安新区,面向京津冀,辐射华北,是京津冀产业腹地连接全球的门户和窗口,是培育和集聚外向型经济与产业的一片沃土。高效便捷的高速公路网络现已建成,包括密涿高速、京台高速、广高速、机场北线高速、兴机场高速,正在规划推进唐廊高速公路、房黄亦联络线,并将结合机场物流区布对京台高速廊坊西出入口进行改造调整,依托永兴河北路东延、G105国道、机场环场公路等快速路优化机场和周边货运交通组织,保障外交通畅通,满足综保区交通需求。
区港联动,平台——通关效率示范高地
综保区将成“监管最有效、通关最便利、设施最先进、管理最科学、资源最集约”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各类外向型高科技企业将在这里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将创新区港联络道,推动综保区与口岸功能区一体化发展,实现保税功能区与口岸功能区无缝连接、京冀区域直接高效联通,缩短企业进口、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提高京冀区域内货物运输效率,系统性提升综保区运行服务与通关作业效率,构建我国通关效率示范高地。
综保区一期自去年年底通过八委验收,标志着兴机场综保区可以进入实质运营阶段。综保区也将发挥兴机场临空区的产业驱动效应,引领服务业扩,进一步完善兴国际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港的产业核心定位提升和发展定位。对于临港经济产生巨的虹吸效应。
“此次封关运行,首批企业正式入驻,在服务和带动京冀两地外向型经济发展上将发挥主引擎作用。”综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植根京冀两地共建综合保税区,用好政策叠加优势、制度红利,着眼全国、链接全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为临空区高质量发展献智献力。
创新引领,推动——型经济新平台
综保区是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对发展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保区定位于东北亚地区连接全球的资源要素配置中心,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构内国际双循环枢纽。
据介绍,综保区内海关监管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已到位,可随时满足货物通关需要;海关综合办公楼已完成内装修。京冀两地已做好物业及后勤服务保障准备工作,保障入驻;京冀两地正在积极组织首批货物入关。
综保区封关运行以后,将充分发挥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依托综保区,高水平打造国际化平台,将临空经济区成为对外的重要节点、“”倡议的重要支点。(刘岩、万子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