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县北魏镇牛庄村支引导村民发展北斗卫星导航播种技术,图为村民正在利用此技术播种花生。通讯员焦磊摄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焦磊、张艺典)绿荫丛中环绕着暖色调新民居,村街供村民休闲娱乐的“口袋公园”,廊泊路沿线子牙河畔竖立“建引领”标识标牌……近年来,河北廊坊市城县强化建引领,筑牢基层战斗堡垒,锻造过硬人才队伍,谱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工作中,城县积极探索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耦合点,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方面的带动作用。目前,394个村街全建立组织领导下的“五位一体”组织体系,推行“综治中心+网格化”治理模式,开展乡风评议、“道德银行”、文明积分等活动,240个村街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建立县乡村三级抓村级集体经济责任体系,选派402名县直科级干下沉村街一线,推动全县村级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村街全清零,村街“造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我们坚持锻造‘过硬队伍’,深化‘建+人才’共建模式,完善‘引育用’三项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强人才支撑。”城县委、组织长张介绍,他们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两委”干1522人,组织“四类人员”、高中以上学历占比均达到100%。特别是,累计吸引200余名村街致富能人回乡创业,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动力。
城县尚屯镇员志愿者为村民安装太阳能节能路灯。通讯员张艺典摄
力实施“基层人才回引”工程,城县扎实推进京津冀人才智力向该县集聚、向基层输送,近年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75名,有效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县域人才待遇保障,82名人才被市、县组织授予“拔尖人才”称号,落实体检、津贴、慰问等各类资金120余万元。同时,按照“精准滴灌”“按需点餐”,开展专业化、立体化培训,仅2022年就开展专题班23期,培训县乡村三级干6000余人次。
城县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领,高标准完成永定街东通、西通工程,投资近10亿元打造南赵扶镇、臧屯镇两个高标乡村振兴示范区,力实施20项民生工程,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持续实施村庄绿化美化行动,2022年共打造美丽庭院4800户、市级美丽村庄15个。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城县在发展传统农业产业基础上,重点打造绝热节能材料、红木文化旅游、绿色循环金属3条特色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产业支撑。同时,全力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打造津南休闲农业示范区,权村镇高庄子村被评为河北美丽休闲乡村,廊坊裕丰农业公司被评为河北四星级采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