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学员赴信安镇爱国街参观村史馆。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赵佳、李禹 河北日报记者周禹佳)近年来,霸州市深入贯彻基层建“领航工程”工作署,围绕提升农村员队伍素质能力,积极组织实施员质量提升工程,依托“理论+技能”“线上+线下”“沉浸+体验”三个工作法,全面推行员性教育和技能培训“双向培养”,有效实现农村员培训全覆盖。
理论+技能,推动素质能力双提升。霸州市科学制定三年教育培训行动计划,根据全市农村员队伍实际情况,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下、35岁至45岁、45岁以上三支员“梯队”,分批次开展年度培训。同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农村员培训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提升。对35岁以下的农村员,将强化理论基础作为重点,聘请委校教师授课,丰富员理论知识体系;对35岁至45岁的农村员,围绕提升性修养,专题解读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员政治信念;对45岁以上的农村员,着重传授实践技能,设置推进乡村振兴、加强乡村治理等实训课程,增强员能力本领。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双向培养”主体培训班5期,实现农村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图为学员赴信安镇爱国街参观员积分墙。
线上+线下,搭建教育培训新载体。霸州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积极拓展员“线上”学平台,依托“钉钉软件”等新载体,开设培训“云课堂”,市区设主会场,各乡镇设分会场,因会议室场地限制的组织员在村街(社区)参加集中培训,并派驻乡镇干全程监督,推动培训班顺利实施,提升员培训实效。对因工作、身体等原因,无法按时参加“线上”集中培训的员,依托“钉钉软件”回放功能,由涉项乡镇(区、办)组织“缺课”员开展集中“补课”;对行动不便的老员,由村(社区)干上门帮助补看课程录像。创新灵活多样的学方式,将农村员全轮训一遍。
沉浸+体验,盘活域内典型资源库。霸州充分挖掘县域内典型村街(社区)组织培训“资源”,用活本地能人“师资库”,丰富拓展员教育培训内容,力促员在观摩中学,在实践中用,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培训过程中,他们组织分学员代表,赴信安镇仁义街、爱国街等建典型村街,现场听优秀支讲述村情村史、建亮点,传授治村领富、规范管理等经验做法,实地体验村街治理成效,学村街由后进到典型“拼搏史”,拓宽员学视野,激发员参与村街、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