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县道陈路(纵向)宽阔通畅,沿途风景秀丽。记者张泰源摄
今年以来,廊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因地制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文化深耕、人才培养、集体经济、生态环境、粮食供给、交通等多方面,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助力提升县域发展,让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
集结人才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次区仇庄镇注重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和使用,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政治素质过硬、执行能力强、各具本领的人才队伍。
以建引领人才振兴,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力”。强化村组织履职能力,分类施策引导帮助提升水平,促进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充分利用多个学平台,实现对1060名员学教育全覆盖,以员远程教育平台为依托,积极组织村街员干参加级“万人示范培训”专题网班等活动,提升农村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增收致富的本领。
以学先进为目标,提升人才队伍“向心力”。持续开展招才引智工程,不断壮基层专业人才和致富能手队伍,建立470余名乡土人才队伍信息库,由村街员结对联系村街在外人才,引导回村创业。全镇累计培育了2个家庭农场、32个农业合作社,培养了49名质量兴农骨干,积极对接人社门,组织村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5次。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为积极拓展小微企业“首贷”覆盖面,三河农商银行9月起组织开展了小微企业“首贷”提升行动。截至目前,累计发放“首贷户”38户,金额11.61亿元,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成长,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为工作主基调,提升服务能力、拓展助企纾困覆盖面,通过建立首贷培植清单,流动金融服务队,开展融资对接;将县域小微企业作为优先支持对象,制定专属金融政策,创新产品,实施定制化服务、精细化方案,有力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强化“首贷户”拓展考核机制,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开通“绿色通道”,组建“首贷服务团队”,提高授信审批效率,提升服务质效。
科学机械化种田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连日来,永清县群众抢抓有利时机,全力推进冬小麦播种工作,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冬小麦播种已完成4万多亩,预计10月下旬播种任务全完成。
在刘街乡李家口村宽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田地里,多台集旋耕、播种、碾压于一体的新型播种机正在轰鸣工作,在提高播种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小麦出苗率。“我们今年准备种植3000亩小麦,购置的新型播种机,能有效保证出苗率,目前已播种1000多亩。”合作社生产负责人梁福庆说。
永清县农业农村提前安排署,在做好农机具调配、检修工作的同时,备足籽种、化肥、农药等物资。种植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陈文才介绍说:“永清今年准备种植6万亩小麦,主要的播种品种有石农086、轮选266、乐土808等,全采用精准施肥、精量播种、机械化播种等。我们了多个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小麦播种工作完成后,将继续指导,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
“畅安舒美”路铺就企业发展康庄道
近年来,城县一条条“畅安舒美”的美好幸福路纵横交错,将紧密连接,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其中,县道陈路经过四年多升级改造,由一条老旧破损严重的三级公路蜕变成景观花园式的一级公路。
升级改造的陈线路段(又名中源路)起点位于城县城正街交口处(县一中北侧),向北延展与廊沧高速公路龙街连接线相连,全长10.5公里,打通了县城与城现代制造业工业园交通的“肠梗阻”,成为精品路段。并在起点附近精心打造了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集健身跑道、道路及其它活动场所为一体的节点公园。
唯美梦幻的电力风车、古朴典雅的走廊驿站、整齐划一的光伏板,陈路沿途风光秀丽,铺展出乡村振兴的康庄道。城现代制造业工业园利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服务,实现项目稳步推进,向好发展。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入园项目10个,其中已落地4个。
建引领创新发展激活“绿色经济”新动能
为促进县域经济提档升级,城县强化建引领,引导扶持各类绝热节能材料生产企业科技赋能、创新发展,用初心守牢产业绿色发展“生命线”。
经过多年发展,城县形成了以留各庄镇为中心、辐射周边4镇的全国最绝热节能材料产业。在留各庄镇华能中天节能科技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一条条高端定制型的橡塑、岩棉、挤塑等产品依次走下生产线,经过包装、整齐码放、装上卡车。县域多家绝热节能材料生产企业产品具备科技含量高、性能稳定、供应强力等特点,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北京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高铁站、冬奥会主场馆等重点工程保温设施。
目前,县域内有170余家绝热节能材料企业,研产出岩棉、离心玻璃棉、橡塑、挤塑等30多个系列、百余种绝热节能材料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为2万余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岗位,人均增收5万余元。(记者张泰源、李博楠、贾明蕾 通讯员刘伟、周洁、于建颖、魏春蕾、李泽梅、王建、李茜、张增超、邓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