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公室的“廊坊市巩固拓展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市1893户4660名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8928元,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感持续提升。
自2017年8月建档立卡以来,在市委、市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门坚持“精准 精准”的基本方略,忠诚担当,履职尽责,截至2019年10月,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实现了高质量退出,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
实现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做好巩固拓展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廊坊市今年持续巩固拓展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重点工作,推动与乡村振兴政策有效衔接。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市、县、乡、村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的要求,坚持现有帮扶政策一律不退、力度不减,确保工作不留空当、政策不留空白。针对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等指标,实施月排查月报告。同时,加强门预警筛查,强化属地定期排查和动态监测,累计核查预警信息17891条,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动态清零。截至目前,7户26人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落实帮扶措施,有效化解和防范致贫返贫风险,确保不出现新的致贫返贫问题。
教育保障方面,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机制和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全市539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失学辍学。健康保障方面,继续聚焦病集中救治、先诊疗后付费、参保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履约、门诊慢病特病认定等重点工作,防止因疫、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安全方面,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全程动态监测预警,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安全保障率100%。饮水安全方面,全市农村人口饮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个指标达到水利要求,实现饮水安全。兜底保障方面,全面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兜底保障人口1613户3404人,户占比84.94%,人占比72.63%,做到应保尽保。
廊坊市不断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因户制宜、一户一策”,确保户产业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市共产业项目34个,涉及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股金分红、养殖业、种植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类型,有效带动了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强化监测,做好就业需求排查,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规范公益岗位设置管理,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和稳岗就业。
目前,全市劳动力务工1744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就业率100%。分类摸清资金资产底数,逐步规范开展确权登记,加强后续监督管理。强化衔接资金投入使用和项目库管理,督促县级规范安全使用资金。今年以来,全市入库项目52个,累计支出、、市、县四级衔接资金8948.12万元。(记者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