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县尚屯镇村民将采摘梨装箱。通讯员张艺典摄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杰 通讯员焦磊、张艺典)精美的扇子、精致的木梳、别致的首饰盒……走进廊坊市城县小李庄村手工艺品生产企业,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珍贵木材原料打制的红木手工艺品。近年来,该村依托红木产业基地,力发展特色红木工艺品小件,202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这个300多户的小村庄闯出了红木产业天地。
近年来,城县坚持以基层建“领航工程”为统领,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工程,聚合力、增内力、提效力,因地制宜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展壮村级集体经济,建引领、上下联动是关键。城县了由县委府牵头、16个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建立县四套班子领导包镇联村体系,25名县处级干全下沉一线,累计为乡镇、村街解决发展问题50余个。同时,构建了乡镇委统筹署、班子成员谋划推进、包村干协调细化、基层支一线落实、员干共同参与的五级联动机制,推动394个村街全了集体经济合作社。
城县里坦镇村民在温室棚内为瓜果授粉。通讯员张艺典摄
2021年以来,城县持续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县财政累计投入2.4亿元,共实施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267个、产业发展项目15个。积极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撬动国美、神州、盛森等20家规上企业金融资本注入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解决了启动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支撑不够等问题。
针对乡村基层缺人才、少技术的现实难题,城县组织开展“干人才下乡村”活动。“我们从69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402名优秀人才,投入乡村振兴‘主战场’,帮助村街找准发展途径、解决实际难题。”城县委组织常务副长张学谨介绍,他们还吸引40余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引进北蔡村火龙果种植、旧镇村奶牛养殖等农业产业项目21个,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城县臧屯镇村民在管护葫芦。通讯员张艺典摄
结合县域和村街实际,城县近年来积极探索产业合作、股份分红等六种发展模式,全力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单一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共打造产业合作型村街158个,资源、股份分红等类型村街208个,探索打造了中赵扶村村企联建、流标村“商铺出租+入股分红”、杏园村支领办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个成功案例。
围绕“做好一个项目、培育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城县全力打造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片区,先后实施臧屯镇特色产业种植、南赵扶镇红储等产业项目,辐射带动周边50余个村街收入超过10万元、10个村街突破50万元。同时,坚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多业”富民兴村产业,打造了以保温建材、红木家具、棚种植为主导的多个村级集体经济品牌,涌现出东阜村摩配市场、王纪庄村教育兴村等批享誉周边的先进典型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