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副市长贾学峰(左)、燕京理工学院理事长李宝山为体育博物馆揭牌。通讯员薛竣泽摄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李家曾、刘婷婷 河北日报记者周禹佳)4月19日至20日,燕京理工学院举办体育博物馆揭牌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论坛。三河市副市长贾学峰、燕京理工学院理事长李宝山为体育博物馆揭牌。
燕京理工学院以“校园体育文化”为主题,在体育博物馆建成之际,邀请国内行业专家、知名院校学者、奥运冠军共同探讨校园体育文化与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推动学校精神文明,传承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
燕京理工学院体育博物馆以“在燕理·体育无处不在”理念为指导,在和布展方面,遵循校园体育文化的历史传承性、教学专业性、活动体验性、场馆科技性等基本定位,通过数字化的多媒体手段丰富展现了体育之礼、体育之思、体育之力、体育之美。
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致辞。通讯员薛竣泽摄
燕京理工学院校长杨庚宇介绍,学校体育博物馆的建成是宣传和研究体育文化的多功能综合性新型社会教育阵地和了解体育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校园体育文化不断沉淀、不断累积的成果,在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方面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体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燕京理工学院委常务副、副校长、体育运动刘元园介绍,建成后的体育博物馆将主要在体育教学和科研、素质教育、红色教育等方面发挥育人功能。燕京理工学院依托博物馆平台将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体育学术论坛、讲座、研讨会,通过主题展区开展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和模拟体验体育课程教学,开设“从体育外交看辉煌史”“开学第一课——女排精神”等特色思政教育课程等。
世界冠军与燕京理工学院领导在体育博物馆开幕仪式上共同为醒狮点睛,寓意事业兴旺、宏图展。 通讯员石芮源摄
与会专家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分,在学校精神文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燕京理工学院体育博物馆以校园体育文化为依托,以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为愿景,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新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宣传和研究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能够充分发扬体育精神,传承体育强国梦想。
校园奥运火炬接力跑活动。 通讯员姚祺伟摄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燕京理工学院校园体育文化顾问刘超英对体育博物馆的给予了重要支持和帮助。他认为,藏品的价值在于社会传播和众分享,燕京理工学院体育博物馆揭牌正是搭建了这一桥梁,并希望体育博物馆能够成为一所聚传播体育文化、荟聚冠军风采、弘扬奥运精神于一体的课堂。
世界冠军与燕京理工学院领导在体育场开展趣味竞走活动。 通讯员薛竣泽摄
在燕京理工学院的体育博物馆,世界冠军王丽萍、郭丹丹在金色印泥上按下“金手印”并签名,成为首批入驻燕京理工学院“体育名人坊”的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