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廊坊:建引领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发布时间:2023-09-27

廊坊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七种模式”,近三分之一村街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

建引领为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在永清县瓦屋辛庄村花菇种植棚内,农户们正在运输菌包。 河北日报通讯员庞趁友摄

在永清县瓦屋辛庄村温室棚里,朵朵花菇长势喜人,串串番茄挂满枝头,棚映出好“钱”景;在霸州市仁义街的村办企业,各种铝制电力滑轮走下生产线,漂洋过海销往国外……在廊坊,乡村特色产业风生水起,村级集体经济日益发展壮。

的报告提出,“抓建促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廊坊市坚持把发展壮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组织一项重而紧迫的任务来抓,以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让广农村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廊坊市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积极探索实施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经营实体、生产服务、保值增值、资产改制、土地等“七种模式”,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截至目前,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村街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广农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选优配强乡村振兴“领头羊”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11年,在外生意做得很红火的陈国洲,毅然回到老家安次区麻儿营村,担任村支。近年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持续做优村街环境,盘活集体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为加快村街发展,陈国洲千方百计吸引企业界朋友和同乡老板返乡创业。目前,麻儿营村已引进池林牧业公司、正安防护门厂、三璐化工商贸公司等多家企业,在村边的杨尹线公路两侧招引商户、快餐店48家,去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1万元。

农民致富快,全靠“头羊”带。近年来,为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无人带、不会带的难题,廊坊市深入实施村组织“领头羊”工程,坚持选能人、用能人,着力选优配强村街“当家人”。

“我们千方百计、千挑万选,把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的民营企业家、致富能人、外出务工有成人员选进了班子。”廊坊市委组织组织一科科长杨振介绍,目前,在全市的3199名村组织中,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比例高达71.8%。

作为香河县庆功台村的“当家人”,村总支、村委会范国生坚持把培育壮特色产业放在首位,明确村街“藕荷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定位,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村民持续增收、稳定致富。

2022年,庆功台村一产藕荷种植面积近万亩,二产藕荷深加工产品销售额500余万元,三产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0万人次、营业额近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222万元,走出了一条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廊坊市从市直门、县直门选派360名干组成120支驻村工作队,明确120名员干和业务骨干担任第一,下沉到乡村振兴重点村开展帮扶,帮助村街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

针对农村懂经营、懂管理人才较少问题,该市“廊坊市农村员干线上培训平台”,聚焦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等主题,举办“抓建促乡村振兴”和“发展壮农村集体经济”线上培训班。

去年以来,廊坊市先后对4.3万名农村员干、乡村振兴重点村驻村干开展了3轮全覆盖培训,帮助村“两委”干特别是集体经济薄弱村组织拓宽眼界、更新理念、加快发展。

在霸州市宏伟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测铝制电力滑轮质量。河北日报通讯员李海川摄

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3月24日,在霸州市宏伟机械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集装箱的货车驶出门。“这批价值110万元的铝制电力滑轮产品,即将出口到美国、英国等和地区。”该公司总经理王秋安告诉笔者。

这家位于霸州市仁义街的村办企业,前身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办的宏伟机械厂,曾为村街带来不少收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宏伟机械厂在内的3家村集体企业连年亏损,导致村集体收入下滑。在仁义街村支刘树马带领下,该村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宏伟机械有限公司,年出口创汇800余万美元。同时,将原集体企业厂房收归村街管理,统一对外招租,相继引进11家企业。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0万元,集体经济在仁义街重新焕发了生机。

抓好产业发展是振兴乡村的第一步,也是壮村级集体经济的“牛鼻子”。在廊坊市的3199个行政村中,村与村之间各有各的特点,发展集体经济侧重点不同,“一刀切”的方式显然脱离实际。

“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立足特色资源,划分了现代农业、特色种植、核雕文旅、红储、装备制造等多个板块。”杨振介绍,他们通过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引导村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固安县林城村支整合村街资源,建立滤清产业园,招引滤清器企业478家,现代农业公司长林农庄,建成集展览、观光、餐饮于一体的温泉旅游度假区,解决就业5200余人,成功走出一条“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融合发展之路,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900余万元。

香河县北李庄村紧邻潮白河,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得天独厚。2018年,该村支引入河北水岸潮白旅游有限公司,打造集乡愁体验、休闲农业、亲子研学、特色美食、精品民宿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5万元。

三河市石各庄村村民世代以种梨为业,有百年以上的梨树432棵。该村支利用梨树资源和“百年梨园”文化,以“梨花节”“顺果节”“梨王争霸赛”为载体,形成“百年梨园、醉美石”农业综合文化旅游和民宿体验产业链,每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5万元。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廊坊市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股份合作、承包租赁、经营实体、生产服务、保值增值、资产改制、土地等“七种模式”。2022年,廊坊市委组织总结100个村街集体经济发展壮的经验做法,形成《百条路·一招鲜:廊坊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探索与实践》案例汇编,用于指导各村街找准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建引领“主心骨”

“这里原本是近12亩的纳污坑,废弃有十多年了。组织门调研组蹲点调研时,为我们想出了治理的好办法。”三河市辛军屯村支潘亚军介绍,他们将纳污坑改造成垂钓观光园,租给承包公司一年的租金就有8万元。

为深挖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收入来源单一村的问题根源,廊坊市委组织组织开展集体经济“消薄拓路”调研,市县两级干走百村、访千家,深入39个乡镇的173个村街,引导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向村街聚集,共同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廊坊市坚持以基层建“领航工程”为统领,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工程,探索发展路径,破解瓶颈难题,逐步构建起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格。

“为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作用,廊坊了发展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专班,由各级委、牵头抓、负总责,凝聚门合力,高标高效推进。”杨振介绍,廊坊市制定印发《发展壮村级集体经济九项推进措施》,出台深化“领头羊”工程、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等29条具体措施,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

彩木营村位于永清县最南,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西红柿,由于技术不成熟、效益低,村民收入微薄。该村支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学种植技术,在市县农业门支持下,申请150万元的专项资金,新建8个高标准温室棚,示范带动村民建起了100个温室棚。

“我们注册了柿柿红集团,成功申请了‘柿柿红番茄小镇’项目,通过规模种植、农旅结合,村民人均收入超3万元,村集体年收入突破40万元。”彩木营村支刘刚说,在农业农村公布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该村以特色西红柿种植专业村成功登榜。

过去,由于村里“无钱办事”,导致村级组织“有心无力”。从2019年开始,廊坊市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累计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06亿元,实施212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重点打造了5个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区;组织企银对接200余次,帮助村街引进资金7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廊坊市坚持把发展壮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县乡委抓基层建的“一号工程”和抓基层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正排5%集体经济强村与150个集体经济弱村,组建联合委,开展“五帮三带”活动,促进抱团发展,涌现出批特色产业村街,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河北日报记者刘杰 通讯员陈铁强)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