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孔庆军)12月15日,平安表彰在北京。其中廊坊市香河县被授牌命名为平安示范县,同时被授予全国平安奖“长安杯”。
香河县毗邻首都北京,总面积4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9038人,四面与京津接壤,素有“京畿明珠”之称。截至2016年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平安先进县”,三获“长安杯”殊荣。近年来,香河县始终把保平安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委主要负责严格落实平安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研究署、推动落实、督导问效,切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平安创建格。
在此基础上,县委、府坚持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互联网+数据+基础工作”的平安创建理念,以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为总原则,切实提升全县平安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决当好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
在平安中,该县突出共建共享方向,以综治中心为载体,着力于信息资源融合;以群防群治为基础,着力于社会力量联动。在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全达到“三有五规范”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县镇两级综治中心建立跨门、跨层级、跨镇域会签会商制度,进一步完善综治中心指挥协调、各职能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县综治中心定位为“枢纽平台”,与智慧城市指挥调度中心、县群众工作中心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对县域综合管理事务进行指挥调度;镇综治中心作为“实战平台”,与信访接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整合,派出所、法庭、应急管理等职能所站进驻中心;村级综治中心作为“基础平台”,落实网格长负责制,推行“网格员、说事员、代办员”三员合一工作制度。全县13个镇(社区、园区)443个网格中的698名网格员统筹开展网格内的建、综治、环保等各领域工作,确保了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强化社会协同机制,以五百户镇五百户村的以妇女干为主的“巾帼义警工作站”为引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平安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发挥“老赵调解室”、医疗纠纷调解等经验做法,通过招聘社区工作者、平安志愿者,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在平安中,该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以自主研发的“香河县社会治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健全完善“群众—综治中心—职能门—综治中心—群众”的闭环工作模式,积极构建“群众说事、干解题”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全力推行“信息采集、案件建立、任务派遣、办理处置、结果反馈、核实结案”六步闭环工作法,实现“说事”、“解题”无缝对接,矛盾、事件快速反应,线上、线下一体互动。在“说事”渠道上,群众通过“长安香河”微信公众号、“平安香河”公众版APP、“综治信息系统”专业版APP,“一键”连接“香河县社会治理信息系统”进行“线上说事”,也可以通过镇村设置的说事站点进行“线下说事”,随时随地反映问题。在“解题”环节上,综治中心“接单”后,通过系统流转“派单”到相关网格或职能门,由网格员、网格长、综治中心、相关职能门联通解决问题,并在规定时限内反馈结果。“群众说事、干解题”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12起,解决各类事件9419起,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平安中,香河县强化科技引领,以“智慧工程”为着力点,全力打造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筑牢首都外围安全屏障。该县投资1000余万元智慧边界系统,实现与北京检查站的联勤查控,其中北京西集检查站、牛牧屯检查站实现冀警入京,安平检查站实现京警入冀。结合县城区1、3、5分钟快速反应的工作需要和网格化巡控要求,在城区完成7座三级站;完成全192个小区的前端智能设备,全视频、常态化数据全实现实时上传;建成以县公安指挥中心为龙头,15个基层所队监控室为支撑,1800套视频监控摄像机及78套智能卡口为基础的天网视频监控系统;为县域内京哈高速公路全48个桥梁涵洞安装140个高清监控点位,实现了对辖区高速公路所有桥梁涵洞的全覆盖。
在平安中,该县以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优化县域社会治安环境。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通过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社区)创建,“无诉讼镇、村(街)”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集中开展以减少“民转刑”命案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事件为目标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实现了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以“一十百千万”为目标,以“六清”行动为重点,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严厉打击黑恶犯罪,强化社会治安整治。持续开展“四无 ”村街(社区)创建一清查活动,统筹推进反电诈宣传、禁毒、打击传销、治理非访、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等各项工作。近年来全县无重特刑事案件、无重群体性事件、无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逐年递减,为香河县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