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孙学丽、陈永存)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发挥村民自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年初以来,秦皇岛市抚宁区坟坨镇杨庄头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办法,在475户村民中推行道德“积分制”管理村庄,将乡村治理具体事项细化分类、赋值量化,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制定积分标准。村民户道德积分管理,由村“两委”干、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下设便民服务圈,每个服务圈分设执行、监督、宣传三个小组。结合工作实际,道德积分管理分为日常积分量化考核和固定项目考核,其中日常积分量化考核包括政治、精神文明、产业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各项村务完成情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6项20小项;固定项目考核分为家庭成员是否积极向组织靠拢、家庭教育情况、获得村级年度表彰、医疗养老缴纳情况、是否有违规违纪等6项内容。建立村民户道德积分管理台账,根据村民日常表现情况实时赋分记录,每月一公示,每季一排名,年底亮结果,做到动态管理。
全程透明公开。积分量化考核分为“申报、审核、公示”三个步骤进行,每月月底前,由各服务圈执行人员将平时掌握情况和村民自主申报情况汇总上报给积分管理;经各监督人员统一审核后,由人员录入积分管理台账;下月10日前,由人员在“村民之家”微信群及村务公开栏公示,接受其他村民查询和监督,确认无误后确定最终得分。对村民提出异议的,由人员或指派监督人员进行核实,根据结果再行处理。量化积分过程中,杨庄头村坚持“五公开”工作法,即考核项目公开、考核办法公开、考核程序公开、考核结果公开、考核应用公开,确保每一次评分公平公正,群众认可。
强化积分运用。建立月评分、季评星、年评模制度,设立善行义举榜、道德星级榜、道德红,积极引导村民养成好惯、形成好风气。一方面,“道德积分储蓄银行”,在村集体收入中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积分兑换福利,道德积分达到60分以上的村民,可以按照兑换比例到指定地点兑换生活日用品。另方面,村支通过每月一期“乡愁”村报,开设善行义举榜,宣传组人员定期对好人好事进行收集宣传;按季度对道德积分储存情况进行总结评定,按照分值评定“一星”“二星”“三星”档次;每年年底,对积分前2名村民户授予“最美家庭”荣誉称号、第3-5名授予“精神文明先进户”,60分以上村民户可参加“十星级文明户”村级评优,并颁发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村支设立道德红,对评优评选的,在红榜进行表彰、为群众树立标杆,对积分排名靠后的村民户,在进行曝光、纳入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建立奖惩机制,真正实现好人好事入簿、道德积分入账、村庄治理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