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全面提升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
一对一点对点联调联控消除矛盾隐患
河北日报讯(记者孙也达 通讯员王浩嘉)自去年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效防范“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以来,秦皇岛抓基层治理,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有效降低“民转刑”命案发生率。截至目前,全市命案发生同比下降29.4%、“民转刑”命案发生同比下降30%。
乡镇、村居两级是有效防范“民转刑”命案发生的第一责任人,作用至关重要。紧盯乡镇、村居两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体系,乡(镇、街道)牵头负责综合治理,乡镇分管领导一包到底,村居组织实施“五长(河长、街长、警长、小组长、楼栋户院长)治理”,深入基层开展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化解,将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
此外,乡镇、村居实行周排查、月报告制度和重突发矛盾纠纷信息即时上报机制,乡镇定期主持平安研判会,及时发现矛盾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矛盾向社会传导。
村居警员、网格员、调解员,是基层“民转刑”命案防范工作的一线队员。作为社会组织的末梢神经,他们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进行信息摸排、重点人员管控、法治教育宣传等工作。他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生活工作情况、婚丧事宜、突发变故等情况,提前掌握矛盾发生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
针对分特殊人群,秦皇岛市妇联、老龄委等门也会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同时,秦皇岛市还会利用网格对重点人员和重点问题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联调联控,消除盲点。
秦皇岛积极践行新时期“枫桥经验”,结合乡(镇、街道)机构,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水平,力促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实现多元治理。
为解决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行业主管门为责任门,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构建立体防控体系。同时,把市县乡三级综治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信访群众工作中心等融合,实施一个平台统一调度,再根据矛盾类型差异分流处置,平台进行挂账督办,形成工作闭环。平台定期向各级委门通报台账,反馈工作进度,倒逼各级各门全力化解。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底,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831件,调处3767件,调处率达98.3%。
从离退休政法干、执业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行业专家中选任专职、特邀调解员,鼓励资深调解员建立个人品牌调解室。为提高这些个人品牌调解室工作水平,该市在刑事案件发生后督导组,剖析案件成因,查找防控短板。对典型命案进行研判,不仅向委提出工作建议,同时为调解员提供业务指导。在调解过程中,如调解协议需要司法确认的,各级法院也将及时确认赋予法律强制力,以此提高调解室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