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李静)今年以来,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以两新工作覆盖为抓手,向未组织的两新组织选派“建指导员”,履行好审核、指导、监督职责,打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
明确“三个关键”,确保“建指导员”选优配强。以“员身份、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作风过硬”为标准,组建优质队伍。采取在机关事业单位中“选”、在年轻后备干中“挑”、在退居二线的领导干中“配”等方式,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实地考察,严把人选“质量关”。在“海选”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培训和考评,系统学史知识、“三会一课”制度、务常识等,根据跟学反馈和日常表现,综合评定后确定“建指导员”。全区共选派两新组织建指导员12名,建指导师11名。建立“红”晾晒机制,在述职评议考核中等次靠后的工委,选派1-2名建指导员到区委组织跟班轮训,通过学培训,进一步学懂吃透两新建工作业务知识,为服务企业发展、指导开展建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抓好“三个融合”,推进“建指导员”履职尽责。通过入企走访、为企帮办、助企解难,为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动能”。探索开展“1+1+N”指导帮扶工作模式,即每月围绕的精神开展一次学宣讲,每季度进行一次谈心交流,真正帮扶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遇到的N项实际问题。为尽量减少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指导员灵活采取“错峰走访”等方式,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走访调研;通过主动请教、认真学、真诚交流、真心帮助,最终赢得包联企业认可。充分发挥企业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劳动竞赛、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活动50余次,提升职工业务技能素质。实施“送温暖工程”,及时获取职工呼声和需求,开设保险代办、募捐救急、劳资调解等帮办业务窗口,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100余件,使广职工感到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引导企业将建立员活动室与建立职工之家同步考虑、互为依存、资源共享,使工活动阵地同步得到加强,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明确三项机制,激发“建指导员”红色动能。制定《秦皇岛市抚宁区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建指导员选派管理办法》,确保全面考实考准建指导员工作实绩实效。要求建指导员要及时将入企入社调研所见所感所思所悟记录在建指导员工作日志,将每日学两新建工作业务知识内容梳理在册,逐步提升业务能力。每季度采取随机督查、电话抽查、调阅《建指导员工作日志》等方式,对建指导员日常学、服务联系、建指导、解忧纾困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形成季度工作清单,点出工作重点成绩和存在不足,及时反馈建指导员整改落实。每半年组织一次建指导员总结交流座谈会,每年底组织一次年度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多维度考实考准包联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个人评先选优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