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被称为绿色文物、活的化石,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资源,也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近年来,秦皇岛卢龙县加强对古树的管理维护,让古树焕发青春。
盛夏时节,记者在刘田各庄镇杨家台村看到,一棵古槐屹立在村中心。随风摆动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巨的树冠宛如撑开的伞,村民们在这里乘凉、聊天,好不惬意。
刘田各庄镇杨家台村村杨雨生说:“我们这棵古槐历史悠久,为建村之树,已有六百年的历史,见证了我们村一代代人的成长,同时也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我从小就在这棵古树下玩耍,村民都自发地保护古树,使古树枝繁叶茂,夏天家伙都会到树下乘凉。今后我们要加对古树的保护,让这棵古树和我们一起成长。”
根据《河北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河北对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名木和古树实行一级保护、300年以上不满500年的实行二级保护、100年以上不满300年的实行三级保护。据统计,卢龙县共有古树354株,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和区,主要包括油松、槐树、核桃、板栗、黑枣等。像杨家台村槐树这样具有500年以上树龄的古树在卢龙县共有16株。
卢龙县一直以来注重对古树的保护和管理。据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股科员黄强介绍,他们定期对古树进行施肥和修剪,一年最少喷药两次。尤其是对长势不良的古树,增加营养,加强管护,确保古树正常生长。同时对古树建立档案,统一挂牌养护,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树的特殊历史意义和意义。
黄强说:“我们平时都会派人清理枯枝,定期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围栏设置等养护工作。今后还将加强政策宣传,增强百姓对古树的保护意识,使卢龙县的古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记者高青男、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