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宫立新)近日,“秦皇岛市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被自然资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组织评选为“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之一。
走近秦皇岛七里海潟湖湿地,笔者看到河北地质矿产勘查第八地质队(以下简称“地质八队”)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在对潟湖内底栖生物资源进行调查取样。“自2016年以来,秦皇岛市推行‘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在河北自然资源的支持下,河北地质矿产勘查高度重视海洋地质工作,地质八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七里海潟湖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恢复了七里海潟湖生态环境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宫立新介绍。
该项目通过退养还湿、清淤疏浚、微地形改造、岸线修复、纳潮通道改造、植被修复等措施,扩了七里海潟湖水面面积,增加了七里海纳潮量,增强了水体交换能力,提高潟湖水体质量,提升岸线和潟湖生态环境,恢复潟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修复与防灾减灾能力的协调统一。
据悉,为有效提升七里海生态功能,巩固海洋生态修复成效,地质八队了河北首个滨海湿地立体在线监测体系——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预警监测网络。“这一网络由梯度气象——涡动通量智能监测系统,海陆多维度综合生态监测系统,鸟类——植被视频识别监测系统和水质——生物光学检测系统4分组成,可对风向、风速、雨量、温湿度、气压、太阳辐射、土壤温湿度、水体营养盐、放射性、生物生态多样性等多要素进行全天候宏观和微观监测。”介绍,我们运用数据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技术,建成了七里海生态系统原位监测平台,实现了七里海生态系统的科学研究与动态展示。
地质八队队长郭连军表示,通过实施生态系统修复,七里海瀉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原位监测,建立了涵盖秦皇岛七里海潟湖区域海洋、湿地、土壤等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监测体系,有效提升了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湿地生态防灾减灾、海洋碳汇监测等预警监测能力,进一步完善了全海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