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市全域之力打造康养名城”新闻发布会现场
纵览客户端讯(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李淑丽)“2023年,实施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25项以上,示范区健康服务业与健康制造业项目数量占比70%左右,健康服务业和健康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格基本形成,为康养名城保驾护航。”4月4日上午,记者从秦皇岛市新闻办公室“凝聚全市全域之力打造康养名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秦皇岛市将倾全市全域之力打造康养名城,未来5年将主要完成10项发展任务,集中精力打造“医、药、养、健、游”“五位一体”的康养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集聚有序、差异发展、特色突出的康养产业发展新格。
北戴河生命科学园
据秦皇岛市常务副市长张福杰介绍,打造康养名城,是全面落实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的重要举措,是市委、市立足“健康旅游”“体育健身”、聚焦“医疗”“医药”“医械”、把握“养生”“养老”,作出的重工作署。近年来,秦市围绕推动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促进产业融合,聚焦做优“四张”健康服务业名片(医疗服务、健康旅游、健康养老、体育健身),扶强“”健康制造支柱(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健康食品),重塑“两”健康农业品牌(中药材种植、葡萄种植),聚合“”健康新业态(健康数据、健康管理、健康金融),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做了量卓有成效的工作,“4·4·2·3”产业体系初具规模,康养名城中的事、要事有序推进。
石药集团生物研发和医疗康养产业基地
为全力打造康养名城,秦市借势层面13条支持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前沿技术,全面搭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学成果转化平台;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引进两院院士等生命健康领域领军创新人才,逐步构筑起坚实的产业基础。为进一步强化激励督导、指明目标方向,在充分考虑我市康养产业发展基础上,科学设定发展目标,主要分2023年、2025年、2027年三个阶段进行设定。
到2023年底。康养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北京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北京中医药学东方医院两个区域医疗中心实现运营,同步推动一批优质项目投产达效。
北京中医药学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
到2025年底。康养产业增速高于GDP增速,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优质中医传承创新试验区、健康养老集中示范区初具雏形,康养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的贡献率显著增长,成为国内知名康养目的地。
到2027年底。通过5年时间,拥有一批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康养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实现康养产业增加值400亿元左右,建成3个级区域医疗中心,全力创家医学中心、级生命健康技术创新中心,建成国内领先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聚集区、优质中医传承创新试验区、健康养老集中示范区,城市竞争力跃升至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健康养老成为全国典范,确立国内康养城市地位,打造成为康养名城。
北戴河新区医疗器械产业港
为努力成为康养名城,秦皇岛市未来5年内将打造康养名城的主要任务共计十项,分别为:一是利用支持在示范区内进行干细胞等前沿技术研究契机,推动医疗健康服务高端引领。二是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推动优质中医传承创新。三是依托培疗机构转型养老发展,加快一批普惠医养结合型机构,推动健康养老多元发展。四是打造山海康养、滨海康养、山地休闲、红酒休闲、长城文化、轻奢时尚生活康养旅游品牌,推动健康旅游全季发展。五是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景区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推动休闲体育特色发展。六是加快北方合成生物医药基地,推动医药研发制造升级。七是依托医疗器械产业港、中关村昌黎科创基地,承接二、三类医疗器械产业生产制造及科技研发,推动医疗器械加速集聚。八是依托我市特色农产品优势,食药同源食品,推动食品工业向规模化、优质化、营养化、保健化方向发展。九是构建环城镇休闲农业观光圈、休闲渔业旅游带、燕山生态旅游带,推动健康农业提质发展。十是打造北方健康产业为特色的数据产业集群以及京津冀健康数据产业发展基地,推动康养新业态培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