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创新工作室激发员工参与管理积极性
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针对我提出的创新改善点,工作室经过一个半月的反复试验,通过增加串口调试程序、优化装配工序等方式,最终完成了项目改造。”近日,在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探测器生产电器火灾线体装配线上,正检测产品功能的班组长陈亚玲高兴地说。她介绍,电器火灾探测器产品需求量比较,但之前的检测工序效率偏低,产品产出率低。为此,她对检测工装进行改造,优化工序,并将想法报给了公司求真创新工作室。改善后的电器火灾产品检测工序产出率增加了33%,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41314元。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G3T装配工序改善项目,将装配线体的标准工时由0.498分降至0.443分,每年节约成本可达50.35万元;塑胶物料回收节约采购成本改善项目,对产线水口料进行造粒改造,做到造粒料二次回收利用,半年间累计节约115万元……一项项技改创新让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如虎添翼。
作为该市产业工人队伍工作试点单位,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求真创新工作室,以项目课题研究与应用为载体,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革新等主题,组织开展先进技术创新研发及优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最限度带动广员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以求真创新工作室为架构,组织员工参与企业创新管理,将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融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打造出一支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
“与以往‘老带新’、骨干带员工不同,工作室侧重倾听一线员工想法,员工有想法,骨干帮实现。”公司委、工会周波介绍,围绕一线员工的好点子,公司组织了一支由30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导师”团队。骨干力量与一线员工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和,形成了自下而上搞创新、自上而下抓落地的闭环式技改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工人队伍的积极性,实现了全员创新创效。
针对一线工人在创新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公司专门技术学,与燕等高校建立示范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定期邀请燕山学等高校教师进行授课。创建GST工厂运营技术学院,立体化多维度培育高技能人才。设立“员工奖学金计划”,年均投入200万元,支持企业员工零学费提升学历。建立“轮岗交换”制度,每年派出10名员工,到海外先进公司进行技术交流。
求真创新工作室还以每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创新赛为平台,不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高标准提升人才队伍技能。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创新赛50次,参与员工1万人次,创新项目1900余项,为企业节成本4500万元,获得“河北工人先锋号”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