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员李世忠给不同年龄的员讲述门票背后的历史故事。 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
“这一本就是‘’的会议文献,从这一届开始,开始有了第一个五年计划……”76岁的老员李世忠正拿着一本像字典一样厚的书籍,向身边的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员讲解着。
近期,各地掀起史学教育热潮,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海建里社区居民李世忠拿出自己收藏的“宝贝”,把社区活动室变成小型“展”,展出从“”到“”的文献和会址门票,以及各地英雄馆门票、粮油票等各种独具历史气息的老物件。
二十多名员看着这些老物件,倾听着李世忠的讲解,仿佛亲眼鉴证了历经百年奋斗,带领从“一穷二白”走向世界瞩目的辉煌。
历史并不只是由文字记录的,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各种收藏同样也会见证着历史和记忆。拥有这些老物件的的李世忠认为,这些年代久的票据,是珍贵历史的见证。
“年轻时,我从事务工作,便有意识地收集这些文献、报纸、会址门票。每次收集都是一次学史的机会,每一次学都让人心情澎湃,比如我们在‘’提出了解放全、‘’提出了、‘’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成功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李世忠说。
为了展现100年来奋斗,李世忠以“永远的丰碑”“精神”为主题,将他珍藏的门票和历史资料相结合,制作了几十块展板。
活动现场,一块块展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年轻员们拿着纸笔记录下展板上的内容。“”船票、遵义会议会址门票、李钊故居门票……展板上张贴的每一张票据旁,都详细地注解着门票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精神。
“今年是, 也是‘十四五’开之年。作为一名老员,我希望发挥余热,通过这些老物件,让年轻员见证时代变迁及新以来的发展,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世忠说。
现场,90后年轻员吴旭东翻阅着一摞摞门票档案,看着一张张门票及相关注解,激动的心不能平复。
“我们生活在幸福年代,没有过过老员苦日子。这些老物件,十分有代入感,让我更加生动地了解了百年发展的不容易。通过学史,更加坚定了我们年轻一代员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砥砺前行、不负韶华,用奋斗书写新的光荣。”吴旭东说。(河北日报记者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