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平坦整洁的公路错综相连、四通八达;一条条蜿蜒曲折、飘逸如带的农村公路穿乡入村、直通万家……在港城地,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拓展了城市空间,构成了城市发展的血脉和骨架。
作为京秦二通道的重要组成分——遵秦高速穿梭于群山深处。在秦皇岛市境内长81.7公里的京秦高速公路遵化至秦皇岛段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实现主线通车。
京秦高速公路遵化至秦皇岛段是交通重点工程项目,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四纵四横一环”骨架中“京秦-京张通道”的重要组成分。高速建成后,将形成京津冀地区经唐山、秦皇岛北地区至东北的快速直达通道,通车后,秦皇岛至北京将至少缩短半小时的车程。
近年来,秦皇岛市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遵秦高速秦皇岛段、秦唐高速秦皇岛段、京秦高速北戴河新区支线取得突破性进展。
金秋时节,在国道G102线秦皇岛市区段改建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角山隧道的施工作业。隧道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届时,国道G102全线建成通车。国道G102线秦皇岛市区段改建工程是干线公路动脉的重要组成分,也是秦皇岛市联通京津唐等经济发达地区,连接东北、华北的重要通道。全线建成通车后,将构建起城市交通疏解“外环”。
秦皇岛市城市路网体系日臻完善,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939公里,路网密度达到118.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北戴河机场快速通道、沿海公路冀辽界段改建工程、兴凯湖路、祖山道、国道G228沿海公路秦唐界段、昌黄路至团林段改建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通车,构建起了沿海地区互联互通的滨海通道。
一条路,兴旺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百姓。
环长城旅游公路将海港区北山区50余个村庄、20多个旅游景点串联起来,把丰富的沿长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与海岸沿线避暑观光旅游相融合,有效带动了当地果品种植、采摘旅游、禽类养殖、蔬菜种植、旅游农家乐等特色农业发展;赛车谷道、温泉小镇道路、冰塘峪旅游路、长寿山旅游路等一批精品旅游路建成通车;在昌黎县,全县农村公路正带动产业崛起,钢铁、干红酒、珍稀动物养殖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农村公路+乡镇企业”“农村公路+特色农业”“农村公路+乡村旅游”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在山海关区,正酣的长城风景道成为长城文化公园的重点项目,以“边墙、边乡、边城”为文化主题的长城风景道既是交通设施,也是旅游经济带,串联起山海关区北两个乡镇、六个村庄,推动“旅游公路”向“公路旅游”转型升级。
硬化道路、修建桥梁、完善客运设施、美化沿途景观、亮化乡间小道……近年来,秦皇岛市把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让沿线约123万人受益,有力推进了全域旅游、矿产资源、农副产品销售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共完成2205公里,随着农村公路的持续推进,秦皇岛市因地制宜打造了“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农村公路与当地产业、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等项目同步、互利共赢。
在秦皇岛港,处处能感受到蓝色动脉跳动的强劲脉搏:7月3日,一列装载玉米芯颗粒的海铁多式联运班列,从保定京雄保国际智慧港货场运达秦皇岛港集装箱码头,这批集装箱直接搭载“新郁金香”轮前往韩国仁川,河北首列外贸多式联运铁路箱下水成功运行;8月份,“秦皇岛-烟台-泉州”直航航线正式开通,这条新开辟的以淀粉、钢材、石材、玻璃等货物为基础货源的海上新通道,将秦皇岛港集装箱航线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至东南地区;一个月后,靠泊在秦皇岛港的“远祥奋进”轮收锚起航,驶往广州南沙港,秦皇岛—华南集装箱直航航线成功首航,秦皇岛港集装箱航线再次向南延伸……百年港口正向现代综合贸易港迈出新步伐。
织就空中交通运输网,力发展“航空网络”。秦皇岛北戴河机场通航,让港城百姓在自家门口飞上蓝天的梦想变成现实。秦皇岛北戴河机场成为河北唯一具有国际航空口岸功能的民用支线机场,为实现港城联通世界打开了空中通道,秦皇岛市也成为全首个开通“”航线的节点城市。截至目前,机场已累计开通国内航线25条、国际航线8条,通航国内外城市32个,累计运送旅客255万人次。特别是在今年暑运期间,机场货邮吞吐量实现逆势增长,货邮吞吐量达到21.61吨,同比增长89.48%。新机场的投入使用,为城市经济发展、商务往来、旅游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市民有了更快捷便利的空中出行体验。(记者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