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信息网
雄县
容城县
安新县
石家庄信息网
栾城区
平山县
正定县
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高新区
晋州市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鹿泉区
无极县
深泽县
赵县
藁城区
井陉县
新华区
新乐市
灵寿县
秦皇岛信息网
海港区
北戴河区
山海关区
抚宁区
昌黎县
卢龙县
青龙满族自治县
经济技术区
唐山信息网
滦南县
海港区
丰南区
路南区
开平区
丰润区
曹妃甸区
古冶区
迁安市
遵化市
滦州市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路北区
汉沽管理区
高新区
芦台经济技术区
张家口信息网
蔚县
怀来县
张北县
万全区
经开区
尚义县
桥东区
康保县
沽源县
涿鹿县
赤城县
怀安县
阳原县
崇礼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桥西区
塞北管理区
察北管理区
沧州信息网
泊头市
新华区
黄骅市
运河区
任丘市
河间市
沧县
青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渤海新区
经济区
承德信息网
平泉市
双滦区
兴隆县
承德县
双桥区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保定信息网
白沟新城
竞秀区
莲池区
满城区
清苑区
徐水区
涞水县
阜平县
定兴县
唐县
高阳县
涞源县
望都县
易县
曲阳县
蠡县
顺平县
博野县
安国市
涿州市
衡水信息网
深州市
桃城区
冀州区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故城县
景县
安平县
枣强县
阜城县
滨湖新区
廊坊信息网
霸州市
香河县
广阳区
安次区
三河市
永清县
固安县
文安县
城县
厂回族自治县
邢台信息网
清河县
临西县
宁晋县
任泽区
巨鹿县
襄都区
信都区
南和区
沙河市
南宫市
内丘县
广宗县
新河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威县
临城县
平乡县
邯郸信息网
峰峰矿区
武安市
永年区
磁县
丛台区
涉县
成安县
临漳县
广平县
邱县
肥乡区
魏县
曲周县
名县
复兴区
邯山区
鸡泽县
馆陶县

秦皇岛发布2022年消费者投诉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3-06-07

纵览客户端(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李淑丽)3月13日,秦皇岛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发布了秦皇岛市2022年消费者投诉典型案例。详情如下:

一、办卡消费遇难题,历经周折终平息

2022年4月6日,市消保委先后接到李女士、王女士、张女士的投诉,反映在某海景酒店办的游泳卡,卡里的尚未用完,突然被告知因酒店装修不能正常营业,游泳卡停止使用。消费者担心酒店倒闭跑路,要求退款,但联系不到酒店负责人,请求帮助解决。消保委接诉后,经过多方查询找到酒店负责人,对方表示酒店装修只是暂时停业,持卡人不需要退款,装修完工后可以继续消费。但消保委认为,暂停营业影响了消费者的日常消费,依据《消法》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的规定,消费者的退款要求正当合法。在法规面前,酒店负责人坦称,由于疫情影响酒店经营举步维艰,会员比较多,退款困难。面对这样的僵,若解决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投诉,于是,消保委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的调解,最终达成三种解决方案:一是想退款的4月底前全退清;二是可以用卡中余款兑换酒店的物品;三是酒店重新开业后游泳卡继续使用。三种方案由消费者自愿选择,并在酒店门、前等醒目位置进行公示。为其他会员提供了选择,避免了群体投诉的发生。

二、教学场地变更退款难,消保委依法帮

2022年6月23日,张女士为孩子报了一个手风琴培训班,并交了13440元培训费,尔后开始上课,上了10节课后,被告知变更了教学场地,新场地距离张女士家较远,上课不方便,张女士决定不让孩子继续上了,便要求经营者退费,但经营者说退费可以,但要在扣除已学课时费的基础上,再扣除1440元的学位费,张女士认为不合理,双方就退费问题分歧较,请求消保委帮助解决。消保委介入后,经了解消费者反映的情况属实。依据《河北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四十条“营利性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消费者提出退学要求的,经营者应当自消费者提出要求之日起五日内退还全教育培训费用,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五)擅自变更教育培训地址的。”的规定,消保委明确告知经营者,擅自变更培训地址违约在先,消费者退学费合理合法,不得在合同外另收取所谓的学位费。经依法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培训机构只收取已学课时学费2800元,退给张女士学费共计10640元,张女士非常满意。

三、电话购药遭忽悠,夸误导退全款

2022年1月7日,市民马爷通过电话推销渠道,得知某复方滋补力膏能治疗多种老年人病症,为了治疗自己颈椎、耳鸣等疾病,就花1410元购买了6盒,当吃完5盒后,马爷感觉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有加重的迹象,认为该药与电话宣传不符,便找销售者要求退款,但销售者以药品没有质量问题为由拒绝退款,万般无奈之下,马爷来到市消保委投诉。消保委根据马爷的陈述,又与药品说明书进行比对,发现电话宣传明显与药品说明书不符,工作人员当即与销售者取得联系,明确指出其在药品销售过程中有夸宣传和误导消费问题,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的规定,应当承担退赔责任。一开始销售方只同意退回剩下的一盒,但调解人员据理力争,销售方最终同意为马爷全额退款。马爷收到1410元退款后,专程来到市消保委,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四、疫情影响难履约,消保委介入帮化解

2022年7月12日,市民赵女士来到市消保委投诉,反映其2021年在某儿童摄影为孩子购买了2400元的摄影套餐,因疫情等原因一直未能完成摄影。现在赵女士孩子要去外地上幼儿园,不想拍摄了,要求商家全额退款,但商家不同意,双方争议较,赵女士向市消保委投诉。消保委接诉后,随即与商家沟通,商家称现在疫情缓解了,可随时为赵女士提供服务,赵女士是因个人原因不能继续拍摄,所以不能全额退款。但赵女士认为,商家没有提供任何服务,也没有损失,就应该全款退款。双方互不相让,僵持不下。消保委认为,正常情况下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但考虑到受疫情影响等原因,影响了如期拍摄,赵女士退款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但赵女士孩子要去外地(父母所在地)上幼儿园,故此不能完成拍摄,属于个人原因,应当适当考虑。经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某儿童摄影扣除200元相关费用,给赵女士退款2200元,赵女士非常满意。

五、预定车型“货源紧”,拖退定金不应该

2022年12月29日,刘女士投诉称,6月19她在某汽车销售公司订购了一台新能源汽车,并交定金2000元,合同上写明三个月提车,一晃半年过去了,一直没到货,店方称因“货源紧”再加上受疫情影响,让消费者继续等。刘女士不想等了,要求退还定金,但店方总是拖着不退,并向其推荐另一款高配车型,需要加价1万元,刘女士不同意,故找到市消保委寻求帮助。消保委接到投诉后,发现类似的投诉近期已经受理过两起,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过程致相同,商家收取定金又迟迟不给退定金,涉嫌以低价签订销售合同,而后以货源紧(无货)为由向消费者推荐其他车型,并在合同中设置规避自身违约的条款。为此,市消保委找到该公司负责人明确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其无条件退还消费者定金在事实面前,公司负责人表示,马上退还刘女士2000元定金,困扰刘女士多日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六、夸宣传承诺不兑现,消保委打击侵权不手软

2022年5月8日,市民金女士来到消保委,反映某养发馆宣称“30次白发变黑发”、无效退款。在店长亲自承诺和推荐下,她花5800元购买了该套餐,但按要求做了29次后,发现没见到任何效果,便找到店长协调退款事宜,多次协商均遭到拒绝。气愤之下,金女士找到市消保委,要求为其主持公道。消保委接诉后,按照消费者的陈述,认为该养发馆涉嫌夸宣传、误导消费等违法行为,而经营者态度强硬,调解难度非常。为此,消保委尝试着启用“诉转案”机制,申请执法门介入,向主管领导汇报后得到肯定和支持。随即派市场秩序执法支队和消保委一起,现场锁定证据,耐心讲法规。态度强硬的经营者终于认识到了错误。随后,在消保委的主持下进行了调解,很快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养发馆一次性退还金女士消费款5800元,双方和解。

七、约定不清起纷争,各让一步终和解

2022年8月,刘女士通过熟人介绍在某店订了套全屋定制,总价27000元。因是熟人关系,刘女士比较放心,也没有签订正式合同,就全额支付了费用。但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时,突然停工了,说钱不够,要求再交钱才能完成后续工程,刘女士很生气,便找到熟人与商家沟通,通过反复沟通也无济于事,后来熟人也干脆不接电话不回微信了,刘女士实在没有办法,便找到市消保委请求帮助。 消保委接诉后,经过了解,店方老板称27000元已经是最优惠的价格,不包括阳台的柜子,柜子是刘女士后加的,价值5000多元,本来熟人关系就不挣钱,这5000元她再不出,这活儿没法干了。但刘女士坚持说价款中包括阳台柜子,双方争执不下,又都拿不出证据。消保委向双方阐明总价里是否包括阳台柜子无法确定,现在就得就事论事,本着解决问题的办法各让一步,建议双方共同承担这笔费用,尽快完成收尾工程。通过两轮分头做工作,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阳台柜子的费用双方各负担一半,装修工程一周之内完工,双方握手言和。

八 、预付款消费中止,卡中余款该退还

2022年1月6日,市民杜女士投诉称,她于2021年4月在某美容院购买了打水光针套餐,办卡预付费5000元,可以打6次,杜女士打了1次后,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不想打了,随后要求美容院退款,遭到拒绝,故向市消保委投诉。消保委接诉后,立即与美容院取得联系,认为预付款消费中止,应该区分责任,商家可以扣除已经产生的费用,但卡中余额应该是消费者的私有财产,单方规定余款不退是不合理的,涉嫌不当得利,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经调解,该美容院同意扣除已使用的1次费用,退回预付卡剩余款4000余元,杜女士非常满意。

九、购买治疗仪无 消保委帮助讨公道

2022年2月9日,辽宁连市宋女士电话投诉称,她于1月9日通过网购在我市某经销商处购买了一治疗仪,售价3000元,广告称此仪器治疗“三高”既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宋女士有决购买,为进一步了解此仪器的真实性,她专门加了经销商微信进行咨询,对方信誓旦旦保证,并承诺一个月内没有全额退款。宋女士确信无疑后,便购买了一。但使用二十多天后根本没有,要求退款遭到对方拒绝,再打电话就是忙音,万般无奈之下请求市消保委帮助解决。消保委接诉后,按照宋女士提供的电话与经销商联系,对方称宋女士使用天数不够,要延续使用才有效,并称没说过无效退款。工作人员举证了宋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并强调只要是有承诺记录,就如同双方签订的协议必须严格遵守,不能单方面背信弃义违反约定,经过反复沟通和据理力争,经销商最终同意全额退款3000元,宋女士非常高兴,特意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十 、新鞋几天就开胶,依法调解退全款

2022年9月7日,市民赵先生投诉,反映前几天从某商店购买了一双皮鞋,花了420元,穿几天后发现鞋帮开脱了,随后找到商店要求退货。但商家不同意退货,认为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开胶,不属于鞋的质量问题,用胶粘一下就没事了,只答应为其免费修理。赵先生认为不合理,为此打电话投诉。

消保委接诉后,立即与经营者联系,向其说明皮鞋刚穿几天就开胶,明显不符合质量要求,因人为因素造成开胶的说法缺乏依据支持。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的规定,消费者要求退货合理合法,销售者应该给消费者退货。经过依法调解,经营者最终同意退货,并退回货款420元。

地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