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赵凤娇)近年来,河北秦皇岛海港区始终把人才作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区,不断加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有力激发人才效能,推动人才工作创新与优化营商环境互融共进,为奋力当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的探路者和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统筹资源,为营商环境提供强力保障。海港区深入学贯彻、委和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海港区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海港区人才引进“1+10”工作细则》《海港区人才成长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等系列新政,吸引、留住各类人才;区财政列支“人才强区”专项经费2000万元,保障人才工作顺利开展,累计扶持各类优秀企业、创新项目39项,拨付资金857万元。
开拓渠道,为营商环境提供人才支撑。对于高层次、高端人才,坚持持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布人才链,瞄准新型铝材及汽车零件、粮油和食品加工、汽车文化、耀华玻璃、氢能、光伏等产业,建立“项目+人才”引进机制,为企业引进培养产业领军人才。组织申报高端人才引进项目,协助海港医院柔性引进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及其团队7人,在海港医院建立“国医师传承工作室”;与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及中科院研究团队达成合作,科技互联网研究中心、聚氨酯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项目;支持企业申报、建立各类创新平台载体;累计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57家,K80众创空间等孵化器8家。
搭建平台,为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坚持引才与留才并重的原则,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倾情关爱各类优秀人才。创新打造“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根据人才分布情况,在各镇、街道及商圈全覆盖建立“人才驿站”“人才服务”,开设综合服务、信息共享、成果展示、互动交流功能,设置人才服务专员,“一窗式”为人才提供落户、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服务;认真落实区级领导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常态化开展联系对接专家人才活动,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