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家庄市作为试点城市在全率先启用河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55家事业单位主管门、4414家事业单位与平台对接,完成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导入工作,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可以网上办理。该系统启用后,将有力推动石家庄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方向跃升。
2022年2月以来,河北人社首次启动使用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数据向级集中、“一网通办”,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水平提档升级、提质增效的要求,石家庄市人社在事项名称、业务流程、申报信息、申报材料和数据格式等方面力求统一规范,保障市、县与业务对接上线运行,推动形成全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办理新模式。
市人社多次主动对接人社申请试点,并对全市15万事业单位人员信息进行分配和比对核实,筹划准备系统运行。接到试点任务后,石家庄市人社迅速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全市审批备案权限分工和运行模块,梳理业务流程,明确系统应用等关键环节,、市、县三级人社门开展“同步培训”,市人社对县(市、区)人社和市直事业单位及主管门两个系统“同步署”。市人社严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比人社计划时间提前25天完成全市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分配、比对核实工作,提前20天完成信息系统管理员和经办人员的账号开设、权限分配、电子印章申请等工作,保障了系统如期上线。
据了解,该信息系统聚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生命全周期管理,围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管出”重点环节,整合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岗位聘用等10多项具体业务,通过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实现人员信息、业务经办“一站式”线上办理,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服务对象少跑腿”。
市人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及时总结分析,进一步推动完善制度政策、改进工作流程、优化系统平台,为人社系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打好基础。(记者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