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要加快转变职能,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去年以来,石家庄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在全率先建立“审监互动”创新模式,实现审监信息全流程闭环管理,既优化了审批流程,又提高了监管效能,较好实现了市场主体的“宽进严管”,受到市场主体普遍欢迎。相关经验获评“法治奖提名奖”,是全唯一项目;典型做法得到央视《2021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高度评价,为全乃至全国审监互动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石家庄市“审监互动”创新模式,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构建起“123”审监互动工作体系,探索形成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放管服”的新思路新举措
强调,是一场,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河北“互联网+监管”平台审监互动系统完成后,石家庄市主动作为、迅速对接,积极争取率先试点运行机会,并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套高效、规范、统一的信息共享新方式,实现了审批和监管的无缝衔接、良性互动,较好发挥了试点的“前哨站”“侦察岗”作用,为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提供了有益借鉴。
——“搭台子”,共享数据信息。“互联网+”时代,数据信息的互通共享,是解决审批和监督门衔接不畅的关键所在。石家庄市从推动审监信息共享入手破题,与政务办联合研发“审监互动”系统,有效打通了级“互联网+政务”和“互联网+监管”两权威平台,搭建起一个集成化的审监信息交换新平台。审批业务办结后,平台将申请材料、办理意见、电子证照等审批业务信息自动推送至相关监管门,并以短信形式告知具体监管人员,监管门则按权限查看相关业务信息,在监管过程中予以共享应用,形成的监管反馈信息再经平台及时推送至审批门,从而实现了审批和监督门之间的高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量尺子”,厘清审监权责。清晰划定审批和监督门之间的职责权力边界,是构建审监高效联动工作格的基本前提。石家庄市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以梳理权责清单为抓手,对“审监互动”系统中的6类221项行政许可事项,逐项建立权责目录清单,明确监管名称、监管门等重要内容,实行动态化、标准化管理,推动审批和监督门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通过“审监互动”系统,探索建立衔接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新型监管机制,形成“统一协调、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有效消除了门之间因责任交叉而形成的监管盲区,幅提高了监管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架梯子”,健全推进机制。建立更深层次、更高效率的协调联动机制,是增强“审监互动”整体效应的重要保障。石家庄市在学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基础上,创造性探索建立“123”工作体系,保障了“审监互动”蹄疾步稳推进。“1”是搭建“审监互动”平台,实现审批和监督门信息共享。“2”是实行“两个联动”,即管理联动和政策联动,通过及时出台审批和监督门沟通衔接管理办法,同步制定审监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审批和监管实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3”是建立“三项机制”,即试点推进机制、信息交流机制、重事项会商机制,分别从组织保障、信息推送、联合审批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了“审监互动”顺利进行。
——“指路子”,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一支思想作风硬、业务技能熟、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干团队,是“审监互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因素。石家庄市着眼提高工作人员“审监互动”系统实操水平,有计划地开展系列培训,为确保“审监互动”有力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着力开展理论培训,教育引导审批和监督门工作人员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正确认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妥善处理审批和监管关系,坚决摒弃 “既然不审批了也就不监管了”等错误思想。着力开展业务培训,分批次对全市近400名审批和监督门工作人员进行了“审监互动”平台应用辅导,对常规配置、审批信息推送、审批信息接收、行政处罚记录、审监数据统计等功能进行详细讲解,对疑难问题进行现场解答,确保了系统平台推得开、用得好、效率高。
石家庄市“审监互动”创新模式,打通了审监信息推送渠道,规范了审监信息互动方式,从机制上较好解决了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后暴露的审监分离问题
指出,哪里出现新问题,就跟进到哪里。石家庄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后出现的审监不衔接、信息不互通、审批不精准、监管不及时等新情况,积极推行“审监互动”,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审批和监督门之间信息的自动推送与实时共享,促进了“条”“块”关系整合, 激发了的整体效应。
——审批服务更快捷。“审监互动”,实现了审批事项受理、办理、推送、监管、反馈、执法信息全流程闭环管理,有效消除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多头申报、重复上报、一事多报等症结,避免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弄虚作假、违规、骗取许可等行为,助推审批服务更规范、更高效、更便利,进一步夯实了“综合受理、联合踏勘、并联审批、多证联办、审监互动”的石家庄审批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审批总承诺时限较法定时限已压减80%以上,96%的事项审批时限全第一,审批效率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监督管理更精准。“审监互动”,推动了事中事后监管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特别是通过“审监互动”平台,监管门可以快速获取企业审批结果,精准开展监督管理,期间一旦发现被审批人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便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至审批门,依法追究办件申请人法律责任,切实提高了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推送审监信息24万余条,线上信息互动30余万次,监管门信息查收率由原来的不足1%跃升至80%以上,监管质效幅提升。
——审监责任更清晰。“审监互动”,理清了审批门和监管门之间的权责边界,特别是通过逐项建立“审监互动”实施清单,对全市6类221项审批事项权责进行明确公示,实现了“审监互动”任务清单化、环节精细化、操作规范化,形成了既相对分离、又合作联动的良性互动面。通过“审监互动”平台,审批门的审批过程和结果信息同步告知监管门,监管门第一时间反馈监管执法信息,历史案例查询等功能,更是让每个任务都有据可查,有效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市场环境更公平。“审监互动”,促进了“宽准入”和“严监管”的有机统一,特别是通过“审监互动”平台,有效打通了审监信息壁垒,推动审批和监管实现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切实增强了“放管服”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实际效果看,“审监互动”既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激发了众创业热情,又提高了市场监管水平,预防和制止了投机取巧等行为发生,维护了市场秩序,优化了营商环境。2021年,石家庄市市场主体登记总量达到12.4万户,全排名第一。
石家庄市“审监互动”创新模式,是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的生动实践,是推进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有益探索,为我们做好当前工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石家庄市坚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推进“审监互动”,在科学统筹、精准对接中探索出一条审监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的新路子,蕴含其中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和优良作风等,为我们做好当前工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一是必须敢闯敢试,胆进行探索实践。石家庄市以开展解放思想讨论为载体,教育引导全市员干勇于破旧、敢于立新,推动“审监互动”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成为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使市场主体和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启示我们,只要是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瘴痼疾,只要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弊端,就要坚决地改、坚决地破;只要是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做法,只要是有利于增加群众获得感的政策举措,就要胆地试、胆地立;只要符合要求、符合基层实际、符合群众需求,只要方向对、决心,就一定可以办成。
二是必须借势借力,主动争取有利条件。触及深层次利益格调整,既要勇于自我,也要善于借助外在有利条件。石家庄市以落实委、《关于力支持会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契机,主动加强与直门的对接沟通,成功争取到“互联网+监管”平台在本市先行试点机会,依靠级优势资源为本市创造了有力条件,同时积极借鉴外地经验促进自身工作创新,既彰显了的严肃性、权威性,又快速、有效地推动了“审监互动”。这启示我们,等不起,成功等不来,在谋划的关键时刻要主动出击,在推进的重要节点要多方借力,在利弊权衡的重关头要敢于决断,切不可在消极被动中错失机遇,在患得患失中丢失成果。
三是必须善作善成,着力强化担当实干。拥护、支持、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石家庄市以市第十一次代会提出的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跃升等“七个跃升”为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等重点领域,以“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全率先建立“审监互动”创新模式,推动审批和监管实现系统集成,带来“化学反应”。这启示我们,要把推动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摒弃“自以为是、自我躺平、自我封闭”心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只要看准了的,就要尽锐出战、到底,不见成效决不收兵,不达目标决不罢休。
四是必须容试容错,全面激发基层活力。基层是创新的源头活水。石家庄市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抓手,明确将创新审批流程等情形纳入容错免责范围,同时细化了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的责任追究方式,营造了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起基层的创新活力,形成了“审监互动”等批引领性成果。这启示我们,允许有失误、但决不允许不,要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混日子、不作为的干打板挪位,为敢担当、勇负责的干鼓劲撑腰,真正实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最限度调动基层推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在新发展阶段不断打开新面。(石家庄市委办 供稿)